2015/8/22

【台南】四草濕地、綠色隧道、釐金局、四草礮臺


四草濕地、綠色隧道
國內目前對於濕地並未有法定的解釋條文,而世界各國約有50種定義來解釋「濕地」一詞,其中最被大家熟知及通用的,是各國於1971年在伊朗拉姆薩共同決議通過的「國際重要水鳥棲地保育公約」(Convention on Wetland of International Importance Especially as Waterfowl Habitat),簡稱「濕地公約」(Wetland Convention) 或「拉姆薩公約」(Ramsar Convention) 。該公約定義的「濕地」如下:「無論天然或人為、永久或暫時、靜止或流水、淡水或鹹水、或二者混合者,由沼澤、泥沼、泥煤地或水域所構成的區域,包括水深在低潮時不超過六公尺之沿海區域。」

濕地與森林、海洋並稱為全球三大生態系統。其具有強大的沉積和淨化作用,當流水進入濕地後,各種物質隨水流緩慢沉積,成為濕地植物的養分來源,其中的有毒物質則被迅速分解,此外,濕地物種十分豐富,是生物多樣性高的區域。

台南四草濕地屬國際級濕地,位於曾文溪、鹿耳門溪、鹽水溪與嘉南大排匯流處之間,省道台17線西南側,被台南科技工業區分隔成三處。

17、18世紀時,當時的曾文溪(今將軍溪)與二仁溪之間仍是一片汪洋(即台江內海),它的範圍包括南鯤鯓、北線尾(北汕尾,約今日的四草)、一鯤鯓至七鯤鯓(約台南安平到喜樹)等與陸地之間的海域;當時尚未形成陸域的台江內海,是臺灣本島對外貿易極為重要的交易中心。

照片拍攝時間:2015-07-06
雍正元年(1723年)《清初海疆圖說》中的「台灣圖」的一部分 (翻拍自解說牌)

300多年前,四草濕地原為台江內海南端之北汕尾及南汕,清道光3年(1823年)7月暴雨氾濫成災,曾文溪改道,由上游沖下大量泥沙,使日漸淤積的台江內海形成一海埔新生地,同時也將台江內海分成三大鹹水潟湖,分別為鯤鯓湖(已開發為五期重劃區、安平商港及安平工業區等)、四草湖與七股潟湖。又原為出入門戶的鹿耳門港道淤積,大型船隻改由四草湖,轉竹筏進入五條港區(當時興建一條竹筏港水道,水道間有官府設置的檢驗站、釐金局等重要設施),四草湖遂興起成為清代中後期進出臺南府城的重要航道。

在四草大眾廟後的「綠色隧道」(長約800公尺,水面寬約6至10公尺),有許多人認為是竹筏港僅剩殘存溪道的一段。經研究團隊透過Google衛星影像圖、臺灣堡圖、實地考察路線軌跡疊圖比對,綠色隧道並未顯示在堡圖人工河道範圍內,是屬四草湖一部份,證實大眾廟後方綠色隧道並非竹筏港水道範圍,推測為日本時代修築的排水溝。而真正的竹筏港水道是從四草綠色隧道的終點「釐金局遺址」朝西北方向延伸,過四草大道順著本田路一段並行。


紅色線條為四草綠色隧道的路線範圍 (從四草大眾廟至釐金局遺址)
綠色隧道觀光竹筏搭乘處
四草綠色隧道
小白鷺飛越四草綠色隧道
搭乘竹筏遊四草綠色隧道


前方為釐金局遺址


前方為釐金局遺址,目前搭乘竹筏遊綠色隧道至此折返
紅樹林上佈滿蜘蛛絲



黑嘴黃足的小白鷺

海茄苳的呼吸根是由地下的根系垂直向上發展,從土中伸出與空氣接觸。
五梨跤發達的支持根與寬大葉型,目前主要分布在台南四草與四鯤鯓一帶


釐金局
釐金局是清朝時期課徵關稅的地方,相當於現在的稅務局,對通過該地水陸要道的貨物設立關卡徵收稅捐。當時四草地區為了貿易,開鑿人工運河(竹筏港水道),連接國賽港*、鹿耳門、四草到安平,而釐金局便是當時徵收稅金的關卡。

*國賽港的由來:清道光年間,台江浮覆,鹿耳門港已淤廢,卻在鹿耳門北邊沿海沙洲,原臺、嘉二縣交界的加老灣港附近被大水衝成港口,叫做國賽港(Koksikong),口門頗深,大商船多泊於該處。國賽港雖暫代鹿耳門港運,但與府城通航仍須靠竹筏、小舟經竹筏港始能抵達四草、安平。

照片拍攝時間:2010-02-09







四草礮臺
清道光20年(西元1840年),中英鴉片戰爭爆發,為了防止英軍在鴉片戰爭中進逼台灣,並保護往來商船安全,由當時的臺澎兵備道姚瑩奏議在全台南北各地共建17處海口防禦砲台,現為國家二級古蹟的「四草礮臺」便是其中之一。四草礮臺共建有砲墩十座,墩外並挖有壕溝,由於工事堅固、可為威鎮海域的堡壘,當地人遂稱之為「鎮海城」。當時的四草砲台、安平小砲台與億載金城,為共同防禦外敵並捍護台海航運安全的第一線。

隨著時代變遷,如今四草砲台僅留下一道約118.6公尺的牆垣,為古榕樹根糾結交錯,成為鎮海國小的圍牆,雖已不復見固若金湯的雄風,仍道盡台江淵遠流長的歷史典故。

照片拍攝時間:2015-07-06





四草礮臺所在的圍牆就是鎮海國小的圍牆

 


資料來源:
景點解說牌。
台江國家公園官網。http://www.tjnp.gov.tw/chtHuman/WunShihZihYuan/GuJiJiYiJhih.htm
黑面琵鷺保育學會。http://www.bfsa.org.tw/tc/chigu-in-2.php?&&id=87


Q:雨林稱為「地球之肺」,看完上述對於濕地的介紹,那濕地稱為什麼?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