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苗栗】通霄神社、日俄戰爭紀念碑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苗栗】通霄神社、日俄戰爭紀念碑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5/11/26

【苗栗】通霄神社、日俄戰爭紀念碑


通霄神社

通霄神社興建於臺灣日治時期的昭和十二年(1937年),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1947年由第二任通霄鎮長湯長城將拜殿改為通霄鎮忠烈祠,因除供奉先烈義士外還有供奉延平郡王鄭成功,地方上遂又稱為鄭成功廟。

1999年時建築物受到九二一大地震影響,之後於2002年7月24日緊急發包建造保護用的鋼棚架,正式的整修工程則於2004年5月17日開始,於2005年1月24日完工。而通霄神社的社務所(《苗栗縣文化資產手冊》指出此處為國有地,但遭陳姓住戶佔用)在九二一震災重建委員會襏款2000萬元維修復原通霄神社時,因為裡頭的住戶不肯搬遷,故未能對原社務所部份進行維護。

通霄神社位於今苗栗縣通霄鎮虎頭山公園內,創設時屬於新竹州苗栗郡通霄莊外員山,社格是無格社,主祭天照大神與北白川宮能久親王。二次大戰後拜殿部分改為通霄鎮忠烈祠使用,於2002年11月26日被指定為歷史建築。(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照片拍攝時間:2015-10-25
鳥居與石燈籠
社務所,佔用此地的居民已搬遷,門柱上的春聯隱約可見
社務所
參拜道旁另一棟日式建築
兩座鳥居、參拜道


日治時期留下的石燈籠,但上面的刻字已被刮除
台灣光復後,拜殿已改為忠烈祠,四面加砌磚牆開窗,原木桁樑屋架外側,改成中國傳統建築閩南式燕尾翹脊屋頂包覆,屋頂脊飾中央還加裝國民黨徽。 
中國傳統建築閩南式燕尾翹脊屋頂



只留下基座的本殿殘蹟
本殿殘蹟



日俄戰爭紀念碑

這是日治時期的紀念碑,與日俄戰爭(1904年2月8日─1905年9月5日)有關,雖然紀念碑上寫的是「台灣光復紀念碑」,但在光復以前寫的卻是「日露戰役望樓紀念碑」。之所以稱俄羅斯為「露」是因為日本人唸Russia為「露西亞」或「露國」所致。

1904年日俄戰爭爆發時,俄國為了支援遠在東方的俄軍,特從波羅的海的基地調派艦隊(第二太平洋艦隊)前來,日軍得知此情報後,便在現在的苗栗虎頭山上設置基地監控台灣海峽,俄軍波羅的海艦隊歷經七個月的航行,在1905年5月果然穿越台灣海峽,虎頭山上的通信兵發現後,立即通報日軍,日俄雙方於5月27日在日本近海的對馬海峽交戰,日軍大勝,因此在虎頭山上設置「日露戰役望樓紀念碑」,台灣光復後,才改為現在看到的「台灣光復紀念碑」。



照片左側即是台灣海峽
通霄火力發電廠與沿海的風力發電設施
西部沿海(台灣海峽)的風力發電設施

通霄火力發電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