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湖】抱墩活動


澎湖抱墩活動之介紹

澎湖地區一種古老傳統的捕魚方法「抱墩」,「抱」為以網圍抱,「墩」為堆起的小石堆,利用當地的地理條件及魚類洄游特性,而在沿岸地區興起的捕魚方式,然而隨著澎湖地區近海漁業資源日漸枯竭及產業結構的改變,該種捕魚方式已轉型為澎湖當地特有的休閒漁業方式,目前主要分佈在本島白沙鄉的潮間帶,包括從中屯、講美一直到岐頭、赤崁一帶(圖一)

漁民約在每年清明時節進行撿墩,中秋過後再予散墩。漁民各自擁有的「墩」多半是繼承自先祖,世代相傳,屬私人產業。全盛時期,澎湖石墩約有500座,岐頭近400(臺灣大百科全書)。以下先介紹「抱墩」的條件及作法,進而分析其轉型方向及影響。

圖一 白沙鄉地區(地圖來源:澎湖縣綜合發展計畫)

一、「抱墩」的條件及作法
 ()地理條件及魚類洄游特性:
抱墩活動需要有寬廣的潮間帶,在潮間於上堆起一堆堆的石堆,利用潮汐的漲退及礁岩底棲魚類洄游棲息近岸礁石的特性。漲潮時,魚會洄游於墩內,退潮後,漁民再前往潮間帶用漁網圍住石墩,搬出石材淨空後,即可起網得魚。

岐頭的潮間帶                  

  退潮時石墩



    


()造墩石材來源:
一為玄武岩塊,一為硓(石古)石塊。玄武岩塊的重量較重,而硓(石古)石塊為珊瑚礁石,重量較輕。

()抱墩作法:
退潮時進行抱墩,先清理墩仔旁的石塊以利圈網,搬石頭的時候則要站在順流的地方,這樣原本躲在石堆裡的漁獲才會順著水流向網子裡去,搬石塊時由外向內搬,選擇其中一側先搬,不要左右兩側同時搬,直到石塊快接近水面且周長可以圍網的大小,就準備撐開漁網,網子的開口要逆著水流放,網口才會撐開。接著網具插入沙裏固定住,並固定底部漁網,以防魚兒遁逃,同時放一些馬尾草在網子內,作為誘餌,持續除去週遭的石塊,最後兩頭漁網可重疊約30公分,確認網子內側的石塊全部清空,石塊搬盡時以雙手緊握木桿合住網口起網,把魚倒入盛具。

主要漁獲有玳瑁石斑、鸚哥魚、笛鯛,馬拉巴石斑,以及少數老鼠斑。離岸較近者,墩較小,漁獲較少;離岸較遠的墩較大,漁獲較多。

拆墩之後,另築新墩,須俟下一水(約半月)方可集魚作業,所謂:「一水之內,一墩不可以兩拆也。」




玳瑁石斑

二、轉型方向及影響
三十幾年前一日抱墩收穫都是數十斤,然在民國70年代時因過度毒魚以取得石斑魚苗,使得魚獲量銳減,導致抱墩活動衰退甚至消失,近來在澎湖發展觀光事業的同時,而將傳統的抱墩活動轉型為休閒漁業,由當地漁民帶領觀光客在退潮時前往潮間帶進行體驗活動,然從經濟生產、環境生態及社會生活的層面上,如何取得平衡,還有待觀察,以下先就其可能帶來的正、負面影響敘述之:
(一)   正面影響:
1.      具教育意義,讓觀光客認識潮間帶生態。
2.      保留澎湖當地傳統漁法並推廣之。
3.      落實生態社區的三大面向:經濟「生產」、環境「生態」、社會「生活」。

休閒漁業

(二)   負面影響:
觀光客人數過多時將破壞潮間帶生態,觀光客在潮間帶上行走時可能已經踩踏了很多的生物,如馬糞海膽、海參、海兔等。

海免

海參

海葵

海葡萄

資料來源:

1 則留言:

  1. 我們總是嚮往國外的生活
    但卻沒發現在台灣也有許多特別的活動值得我們去注意去了解
    20222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