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新北】石門老梅海岸--石槽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新北】石門老梅海岸--石槽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9/4/14

【新北】老梅綠石槽、沙丘

2019-04-06

一年一度的老梅綠石槽又開始了,
趁著四天連假造訪,
見著一大片綠油油的景象。

帶小孩到老梅沙灘,
一定要帶個磁鐵,
試試用磁鐵吸沙子,
會有驚喜出現的,
越靠近河口處那端的沙灘,
驚喜越多。

有關老梅綠石槽的介紹可參閱之前的文章,連結下列網址:

 
















左邊的磁鐵光溜溜,
右邊的磁鐵吸過沙子
磁鐵上吸附滿滿的磁鐵沙,
欲罷不能啊!


今年再度造訪老梅沙灘,
發現海岸沙丘的規模變大了,
甚至有一段步道已經完全被沙子覆蓋住了,
是沙灘的復育有成囉!







問題:
1、形成沙丘的營力為何種?
2、海岸沙丘在地名上會用哪個字來命名?


2015/8/30

【新北】石門老梅海岸--石槽


北海岸石門區的老梅海岸位於富貴角岬角東南側,
有老梅溪發源於竹子山,
向北經過老梅村入海,
加上海岸地層的上升,
使礁岩裸露地表,
受到東北季風及波浪的侵蝕、搬運及堆積作用下,
形成石槽與海岸沙丘景觀。

「石槽」在地理名詞中,
應稱為「潮溝」或「海蝕溝」,
這些排列整齊的石槽,
是由於大屯火山爆發後,
遺留海岸邊的火山礁岩,
在波浪長期的沖刷下,
質地鬆軟的部份被侵蝕,
留下較堅硬的部份而形成溝槽。

這種特殊的「石槽」地形景觀,
在冬季東北季風盛行時,
浪花滋潤了石槽的岩面,
也開始滋生「石蓴」、「裂片石蓴」和「扁石髮」等綠色的海藻,
等到東北季風漸歇,
石槽就長滿了一大片綠色的海藻,
形成「綠石槽」景觀。
綠石槽只出現在三~五月份,
隨後海藻就在夏日陽光的曝曬下而消失,
但其孢子仍存於石縫中,
等來年再次生長。


2015-10-04再訪老梅石槽 














「綠石槽」景觀:每年3~5月份













夏季的石槽景觀







石槽就位於海水與沙灘之間


前方突出的岬角就是臺灣本島的極北點--富貴角






參考資料:

交通部觀光局北海岸及觀音山國家風景區管理處官網。http://www.northguan-nsa.gov.tw/user/Article.aspx?Lang=1&SNo=040024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