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1/17

【新北】富貴角燈塔、風稜石




富貴角燈塔

富貴角舊名為「打賓」或「打鞭」,於清乾隆27年(西元1762年),荷蘭人法倫泰在其著作《新舊印度誌》中,將富貴角記為「hoek」,意思為海岬,後人便採其譯音稱此地為「富基角」,直到日治時期才更名為「富貴角」。富貴角海拔33.2公尺,為臺灣本島最北端突出的海岬,此海岬為台灣海峽與東海的分界。

西元1897年完工的富貴角燈塔,原名富基角燈塔(1972年改名為富貴角燈塔),塔身原為八角形鐵造,西元1962年改為八角形鋼鐵混凝土塔身,塔高14.3公尺、塔底直徑7.8公尺,外表有黑白平行相間條紋,燈塔目前仍在運作,由六位工作人員全天輪班操作,照射光程最遠可達廿六點八浬,是台灣本島最北的燈塔。

富貴角燈塔是日本人在台灣興建的第一座燈塔,係因日本人為了建造台灣與日本之間的海底電纜以及航路設備。由於特殊的地理環境及氣候,秋、冬季節常出現濃霧,因此在塔內附設「霧笛」,起霧時,每卅秒鳴笛三秒長聲,遠在三浬外就能聽到。全台僅剩澎湖漁翁島燈塔與富貴角備有霧號。

「富貴角燈塔」因位於軍方管制區,有如包覆神秘面紗。直到2015年8月29日開放民眾一窺究竟,成為全台第十一座開放參觀燈塔。

富貴角與鼻頭角、三貂角合稱為「北台灣三角」。

北台灣三角
照片拍攝時間:2015-09-20




海邊的黑色石塊即是「風稜石」









左側圓球為空軍雷達耠,後方山脈為大屯火山。從富貴角燈塔看空軍雷達站,在秋冬易起霧時節,若霧濃到看不見圓球,則燈塔就要打開霧笛,透過聲音提醒船隻注意。



霧笛

軍用碉堡


   







風稜石

風稜石的成因是80萬年前火山爆發遺留下來的安山岩岩塊,長時間被同一方向的季風吹拂,迎風面的部分被由風力捲起的細沙不斷的刮蝕磨損,日積月累之下漸漸的將原本有稜有角、形狀不規則的岩塊,表面磨蝕成光滑的平面或凹面。在北海岸,從原本的崖壁上掉落的安山岩塊,被長年吹拂的東北季風吹拂下,向東北方向的岩塊表面都被磨得十分光滑,成為著名的風稜石。

簡言之,風稜石的原料來自大屯火山群,屬於火成岩。風稜石中的「風」就是指強烈的東北季風。形成這種岩石的條件是要有強風、多沙、硬岩、地表裸露無植物覆蓋等條件下才能產生。







風稜石

沿海滿布風稜石


2 則留言:

  1. 自從親次去實查過後.對於這些地方有更加深刻的印象呢~

    回覆刪除
  2. 喔喔第一張畫的超棒 (這樣也能算一個成績阿)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