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腳國小日治後期宿舍群
1898 年(明治 31 年),苑裡公學校(小學)成立,學區包含苑裡、山腳兩個行政區,學校經費雖由兩行政區民眾負擔維持,但學生多半是苑裡的子弟,山腳的子弟因為距離過遠,每年能到苑裡唸小學的人只有個位數。
1909 年,山腳居民陳情希望設立山腳分校未獲准,1911 年台灣總督佐久間左馬太同意設立,1912 年暫以苑裡帽蓆公司山腳工廠開分校上課,1916年 (大正5年)才獨立為山腳公學校。山腳國小位於錦山山麓,1941 年日本政府將學校改名為錦山國民學校,1945 年台灣光復改稱錦華國民學校,1946 年再改名山腳國民學校,沿用迄今。
日治時期,台灣總督府為滿足政府官員基本居住需求,在各地設置大量官舍,官舍等級依居住者職等有明確規範,建築標準也曾多次修訂。日治時期公部門營建官舍時,為了節省人力、物力,生產出一套由上而下的標準圖。1905 年起,判任官以下官舍標準開始實施,確定標準官舍圖與位階,分為甲、乙、兩、丁等四種官舍。
山腳國小宿舍於 1935 年中部大地震後重建的宿舍,最早重建 2棟 3 戶已經拆除,現存宿舍應為 1937 年(昭和 12 年)到 1944 年(昭和 19 年)間興建。昭和 12 年興築訓導宿舍 2 戶(現存宿舍前排右棟),昭和 13年增建前排左棟右戶,昭和 14 年完成前排左棟左戶,均屬丙種宿舍式樣。
後排 2 棟 4 戶宿舍,推論應為昭和 15~19 年間分次興建,營造格局式不甚明顯,格局比前排丙種宿舍略小,但面積又比先前的丁種宿舍大,加上側立面出簷露桁端部的作法不一致,有方有圓,推斷應是不同工匠、不同時間所建造。山腳國小日治後期宿舍群,座落於校園東北角落,現存包括前、後 2 排,4 棟 8 戶,建築基地完整,但建築閒置多年,年久失修,老舊殘破,一度面臨拆除命運。
日本統治台灣,將現代化的教育帶進台灣,開啟台灣近代國民教育的先河,山腳國小日式宿舍建築,是見證這段歷史的活史蹟。2001 年山腳國校辦理 90 週年校慶,校友感於老宿舍在校史中占有重要地位,提議修復保存,校方提出歷史建築登錄申請,苗栗縣文化局邀請歷史建築審查委員踏勘後,公告登錄為歷史建築。
山腳國小日治後期建築群修復工程完工後,空間將提供全新的功能,包括講習授課、研習住宿、展示解說、會議、社區研習等功能,讓本來是閒置空間歷史建築發揮新生命。
(資料來源:劉榮春等編著,苗栗縣文化資產資料手冊,苗栗市:苗栗縣文化局,民94。)
照片拍攝日期:2015-10-25
丁一棟 |
丁二棟 |
前為丁二棟、後為丁一棟 |
左前為丙二棟、後為丙一棟;右前為丁二棟、後為丁一棟 |
丙一棟 |
丙二棟,藺草工藝展 |
丙一棟的側面 |
彩繪稻田
(2015-09-12 蘋果日報報導)
近年打響名號的苑裡彩繪稻田又有新作,運用綠、紫、黃、白4色種植出的熊貓圖案,模樣吸睛可愛。
苑裡農會每年都會利用二期稻作,製作彩繪稻田供遊客觀賞,最新作品是以熊貓為主題,展期從8月底開始約至10月中旬。現場共有5隻熊貓組成的熊貓家族圖案,模樣溫馨逗趣,遊客可登上稻田旁、樓高3層的觀景台,將彩繪稻田景致與周邊村落風情,一網打盡。稻田裡的顏色,由不同品種的水稻組成,除了常見的綠、紫色,現在還多了黃、白色。農會人員說,像是黃色或白色的水稻,一樣會結成稻穗,種出來的米也可以吃,不過,不好吃就是了。
彩繪稻田旁就是藺草文化館,遊客可透過圖文解說、模型,認識藺草產業與製作過程。苑裡從事藺草編織,歷史已逾百年之久,在日治時期更大量外銷至日本。當時幾乎家戶都在做藺草編織,只是現在產業沒落,光景已大不如前。
照片拍攝日期:2015-10-25
我覺得很新奇,以往只有花市彩繪的,少見少聞的我,第一次看到既環保又可以吃又可以美化的,希望改天四走走
回覆刪除日治時期的官舍遺留下來變成了歷史的紀錄,而農民的彩繪稻田充滿創意,同時也帶來了觀光人潮
回覆刪除稻田彩繪讓樸實的小地增添了色彩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