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7/3

【台東】池上大坡池、浮圳

2014.07.10

大坡池
台東池上「大坡池」原名「大陂」或「大埤」,位於池上東側,緊鄰海岸山脈錦園河階崖邊,是池上斷層活動形成的斷層池,水源來自新武呂溪山麓沖積扇扇端的伏流。「池上」的地名由來乃該地位於大坡的水池上方而得名,早年池上便當裡的魚蝦也是來自於大坡池。

根據文獻記載,日據時期大坡池的面積曾廣達55公頃,湖內魚、蝦豐富,遍生荷花、菱角;光復後,還曾以「池上垂綸」名列台東十景之一。可惜後來因「大坡大排水溝」水利設施完成,加上天然淤塞與其他人為因素,使得大坡池池面日益縮減。

大坡池池水向北側低地流出,成為秀姑巒溪的源頭之一。








 



 



浮圳
池上平原因東邊地勢較高,引水灌溉不易,因此建造浮圳,讓灌溉水圳高於地面,得以擴大水田耕作面積。

引來自中央山脈新武呂溪的溪水,灌溉海岸山脈下農田的池上浮圳,又名「盛土圳」,全長1,195.5公尺,最寬處約10公尺,最高處近6公尺。「盛土」象徵民眾雙手捧土合力完成,興建於1921年,是1878年興建的新開園圳(池上大圳)之延伸,見證平埔族、高砂族以及漢人合力開墾的歷史,至今仍為池上平原的灌溉水源。「盛土圳」剛興建時只是土堤,遇大雨颱風則沖毀,後改為石塊築成,高於旁邊田地,在地人因此稱為「浮圳」,西方則稱類似的水利設施為「水道橋」。

浮圳由台東農田水利會接管後,改為混凝土構造,2002年列為台東縣「歷史建築」。

歷史源流:
一、新開園圳(今池上大圳幹線)建於1878 (清光緒4年),由平埔族與高砂族 合力興建,是清代台東境內灌溉面積最廣之圳道。到了日據時期,移民及墾地日增,新開園圳不敷使用,加上新武呂溪常有洪害,圳頭毀壞,圳道淤積,墾民因爭水源,常有糾紛,荒廢水田多達50甲。

二、日治初期,池上新設了萬安圳(1906,明治39年)、大坡圳(1908,明治41年),但仍不敷使用。1921 (大正10年),墾民以原有新開園圳為主,向總督府申請成立「新開園圳公共埤圳組合」,經地方人士林福、王明經等181人加入,向勸業銀行貸款進行舊圳補強設施及新設圳道、延長舊有圳道等工程,以擴大灌溉範圍。其中新設者即為「盛土圳」(俗稱「浮圳」)。

三、「浮圳」以王明經等人所捐獻之私田作圳底,並就近挖取田土築堤。最初以月桃葉編成頭箍,上以畚箕盛土堆築土堤,經堆積紮實,邊坡種草保固圳堤,再開圳溝以通水流。由於圳溝位於土堤上,高於農田甚多,故稱「浮圳」(今為池上大圳第六支圳),是日治時期所開闢六條水圳中最具特色的圳道。

四、初期圳道為土溝,日據末期改成砌石混凝圳溝,1963年,台東農田水利會改建圳道為RC造之今貌,全長1195.5公尺,最寬處約10公尺,最高處近6公尺。圳堤南側錦新二號道路未開闢前,錦園村及新興村之往來皆行走堤頂道路,亦是當時一大景觀。今錦新二號道路已開闢,並規劃為觀光自行車道,堤頂並有涼亭,提供一處遊客絕佳的休憩場所。



在水圳通過處設置洗衣亭,上為觀景台


浮圳從道路上端通過
  大觀亭上看浮圳

 


池上米的生產履歷,在池上平原的水稻田邊常可看到的稻米達人解說牌,可說是池上米的品質保證來源。





資料來源:文化部文化資產局、花東縱谷國家風景區、http://bedrock.ccl.ttct.edu.tw/ResourceShow.aspx?CID=1387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