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美濕地可以說是一塊新形成的區域。民國六十五年台中港通航後,在短短不到二十年時間,高美海邊形成了一片濕地(保護區範圍的面積約701.3公頃),因為人為干擾少,慢慢的這裡成了候鳥的天堂樂園。高美濕地為泥質及沙質灘地兼具,加上與河口沼澤地帶鑲嵌在一起,因此孕育豐富且複雜的濕地生態,以及目前所知全台灣最大族群的雲林莞草區,形成乾濕相間伴有植物生長的複雜地形。動物相豐富,尤其以候鳥資源最吸引人注意。
高美濕地形成於大甲溪口南側與台中港北防砂堤的北側之間,由於受到台中港北防砂堤「突堤效應」的影響,因而在堤防北側形成大片的泥沙堆積,由此也可推知該地沿岸海流流向是「由北往南流」。
目前該地設置為「高美野生動物保護區」。
高美濕地旁亦有風力發電機組,但在2015年8月8日蘇迪勒颱風來襲,凌晨5點零5分帶來16級陣風,打破梧棲氣象站成站以來有史紀錄,以致高美濕地18架風力發電機中有6架遭強風攔腰折斷,又受到颱風出海時的西南氣流影響,8日下午3點30分,又有風車的葉片被風吹落,統計共7台風車受損。
退潮時的濕地生態 |
供遊客近距離體驗濕地生態的開放區域 |
正在尋找食物的小白鷺 |
小白鷺捕獲獵物 |
退潮後,濕地上的熱鬧景象,弧邊招潮蟹、萬歲大眼蟹、彈塗魚…滿佈整個濕地上 |
小白鷺(左)與大白鷺(右)的對話;照片前方白色的點為清白招潮蟹 |
清白招潮蟹、弧邊招潮蟹 |
補充一:「突堤效應」
向海延伸、垂直於海岸的堤防(如下圖所示),阻斷沿岸流,造成沿岸流的上游處(堤防上方)產生「堆積」、下游處(堤防下方)產生「侵蝕」的現象。
1.定義:《拉姆薩公約》於1971年在伊朗簽訂,是目前國際對「濕地」的通用定義。內容是:「濕地係指沼澤、泥沼地、泥煤地或水域等地區,不論是天然或人為、永久或暫時、死水或活水、淡水或海水,或兩者混合而成,包括低潮時水深在6公尺以內的海域。」此一定義已包括了「內陸濕地」與「海岸濕地」。
因濕地有清淨水質及移除汙染的功能,跟人類的腎臟一樣,因此也稱濕地為「大地之腎」。
2.功能:蓄洪防洪、保護海岸、涵養地下水、調節氣候、生物棲息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