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30

【桃園】新屋百年石滬與生態


說到「石滬」,第一個聯想到的地方總是澎湖,尤其是位於七美鄉的雙心石滬,但卻很少人想到台灣本島也有石滬。桃園新屋的石滬群位在蚵間、深圳里間,歷史約兩百多年,是利用海岸既有的卵石堆疊成一條長長的堤岸,用來阻斷漲潮靠岸覓食或洄游的魚群退路,退潮時魚群則被困在堤岸內的捕魚方式。

「石滬」,在地的客家人稱之為「石塭」。「塭」的通稱是指靠近海岸用來養殖魚類或貝類的小陂塘,在新屋海岸居民稱呼的「石塭」指的就是「石滬」。

新屋石滬群位於永安漁港南方約三公里「新屋綠色走廊」的海岸邊,有許多皆以傾圮,2016年9月11日在桃園市辦理的地景藝術節中還發起「千人築石滬」的活動,希望藉此將先民頗具智慧的捕魚方式傳承保留下來。

澎湖的石滬多位於海蝕平台上,利用玄武岩塊和珊瑚礁石(硓𥑮石)來堆疊長堤;而桃園新屋的石滬則位於沙灘上,利用卵石來堆疊長堤。






照片拍攝時間:2016-10-16 退潮時














退潮時,潮間帶上沙蟹開始活動,沙蟹吐出的擬糞佈滿整個沙灘上,一走近,沙蟹馬上以最快的速度躲回洞穴中,若想近距離觀察,可在洞口等待,不要有任何聲音,一會兒沙蟹就出來了。沙蟹體色近土粒的顏色,故有「幽靈蟹」之稱。





佈滿沙灘上的擬糞



幼蟹會將擬糞覆蓋在洞口上

潮間帶石頭上的石蚵和笠藤壺

潮間帶石頭上佈滿了笠藤壺

潮間帶上的卵石與石蚵



新屋海岸的風力發電設施



遠望正在整理漁網的人們

新屋的落日








在新屋看見初昇的月亮,又圓又大又亮,美極了。(月亮下方的亮點為路燈,月亮上面的線條為電線。)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