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亞馬遜雨林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亞馬遜雨林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9/8/29

繞半個地球…亞馬遜雨林大火 為何元凶竟是中美貿戰

2019-08-29
新聞來源:聯合新聞網
https://tw.news.yahoo.com/%E7%B9%9E%E5%8D%8A%E5%80%8B%E5%9C%B0%E7%90%83-%E4%BA%9E%E9%A6%AC%E9%81%9C%E9%9B%A8%E6%9E%97%E5%A4%A7%E7%81%AB-%E7%82%BA%E4%BD%95%E5%85%83%E5%87%B6%E7%AB%9F%E6%98%AF%E4%B8%AD%E7%BE%8E%E8%B2%BF%E6%88%B0-070855805.html


自去年美國總統川普對中國大陸掀起貿易戰以來,大豆一直是雙方攻防焦點,而中國為反制川普加稅,正使用巴西大豆取代美國大豆,但全球大豆最大買主的這項舉動,卻可能讓目前面臨野火浩劫的亞馬遜雨林成為貿易戰最大受害者。

從一場「大豆戰爭」開始

彭博資訊報導,目前燒毀巴西亞馬遜雨林的大火,看似跟美中貿易戰中的緊張外交關係毫不相干,但事實上,兩者相關性比想像中還高,因凍結美國大豆每年3000萬噸至4000萬噸採購量,是中國在這場戰爭中的主要報復行為之一,而這讓中國較以往任何時候都更依賴巴西大豆來填補需求缺口。中國在4月為止的一年裡,進口了7100萬噸的巴西大豆,相當於中國2014年從全球進口大豆的數量。

中國的龐大需求帶動了巴西農業投資熱潮,Nutrien跟Mosec等主要農產企業利用北京希望擺脫對美糧食供應依賴跟分散進口來源的願望,紛紛把重心轉移至南美洲。

畜牧業被迫走向雨林
某種意義上來說,這不應該會對亞馬遜產生直接影響。數巴西大豆種植於亞馬遜雨林南部和東部被稱為「塞拉多」的廣大熱帶草原,而農業投資集中於將塞拉多內目前用來放牧的土地,改成種植大豆等作物。

上述作法讓耕地大範圍擴張,看似不會影響亞馬遜雨林。然而,即使是巴西,土地也是有限的,過去十年巴西耕地的大部分擴張似乎都犧牲了再生森林,而再生森林又往往不像亞馬遜這樣的原生森林受到保護。今年的野火,則可被視為因為耕地從塞拉多被趕走的牧場業者,想在亞馬遜剛被燒毀的雨林地區尋找新牧場

自稱「電鋸隊長」的總統

這個情形特別讓人感到沮喪,因近幾年保育活動似乎已開始收到成效,且即便再生林地持續遭到砍伐,巴西原生森林的砍伐在過去十年幾乎停止。不過,巴西總統波索納洛卻承諾將更積極開發亞馬遜,完全蔑視環境問題,甚至開玩笑地稱自己為「電鋸隊長」。

即便砍伐活動遠離了亞馬遜,改變土地用途也會對大氣有破壞性影響。巴西塞拉多牧場內的森林相當密集,要把這些林地轉變成栽種作物,就必須將有碳封存功能的樹幹連根拔除,這也是此過程昂貴且高難度的原因之一。此外,放牧用的牧地能有效將大氣中的碳鎖在土壤中,每年都要耕耘的耕地卻無相同功用。

森林火災1年增加84%

巴西森林火災在過去一年增加了84%,火勢之強很可能是乾旱所造成,但火災數量增加幾乎肯定是由於人為活動。這些森林火災逾半發生在亞馬遜雨林,另有3成在塞拉多,其餘大多數發生在大西洋沿岸的森林。

當前形勢的危險在於中國對大豆的需求,恐破壞近來停止砍伐森林的進展。經過20年談判,歐盟在6月跟南美洲巴西等主要大國組成的南方共同市場(Mercosur)達成貿易協議,但巴西總統波索納洛對亞馬遜災情的冷漠態度,對必須批准協議的歐洲各國政府來說是個絆腳石。巴西農企業已開始遊說波索納洛政府採取更大行動阻止森林砍伐,因為擔心他的對抗立場恐危及和歐盟的貿易協議並損害出口。

袖手旁觀的貿易夥伴

另一方面,中國往往是個袖手旁觀的貿易夥伴,對糧食安全的長期擔憂意味北京一直積極拉攏巴西。中國手上豐富的外匯,可能讓波索納洛忽視巴西企業要他保護林地的要求,依照自己的直覺行事。

這將是當前貿易戰所產生的悲慘及意料外結果。川普政府留下的最糟糕氣候遺產很可能不是來自能源政策,而是來自貿易。



2019/8/22

鏡頭背後/地球之肺燃燒中:巴西「亞馬遜森林大火」頻繁破紀錄

2019-08-21
新聞來源:轉角國際 https://global.udn.com/global_vision/story/8662/4001751

全球最大熱帶雨林——亞馬遜森林——正遭遇有紀錄以來,最頻繁的森林大火。 圖/路透社


地球之肺燃燒中:巴西「亞馬遜森林大火」頻繁破紀錄

「『地球之肺』亞馬遜,終有一天無法再呼吸...?」全球最大熱帶雨林——亞馬遜森林——正遭遇有紀錄以來,最頻繁的森林大火。巴西國家太空研究所(Inpe)20日警告:2019年至今,亞馬遜雨林已發生超過7萬2,000起火災,打破了歷史紀錄。巴西亞馬遜州也在8月初,因頻繁大火而進入「緊急狀態」;遠在森林千里之外的聖保羅市,日前更因森林大火濃煙帶來的氣候衝擊,出現白天變黑夜的末日光景。但對巴西總統博索納羅來說,燃燒中的地球之肺卻似乎只是「正常發揮」?
根據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NOAA),亞馬遜雨林因潮濕環境,在歷史上比起其他森林地帶,相對較少出現森林大火的嚴重天災。然而在全球暖化、森林濫伐,乾旱與沙漠化的雙重衝擊之下,亞馬遜森林大火近年卻越來越頻繁。

根據INPE的監測,「地球之肺」亞馬遜森林從2019年1月至8月,一共發生7萬2,843起森林火災事件,不只比去年同期暴增83%,更打破2013年開始監測以來的最高紀錄。頻繁肆虐的森林大火不只讓鄰近的巴西亞馬遜州,在8月進入「緊急狀態」,更衝擊了千里之外的聖保羅市。

19日下午3點左右,遠在亞馬遜森林2,700公里之外的聖保羅市,本該明朗的天空卻被濃雲慘霧籠罩,一片黑暗。彷彿末日奇景的景象,持續了約1個小時左右,引發當地居民與網友熱議。而這樣的異常氣象,正是受到亞馬遜森林大火影響——巴西氣象局(Inmet)表示,亞馬遜森林大火的濃煙,隨著強勁風勢飄往聖保羅方向後,與城市沿海的濕冷空氣相遇,才形成了濃厚漆黑的雲霧。

根據衛星圖可見,巴西境內的亞馬遜森林,其上空出現大火產生的煙霧瀰漫。根據INPE的監測,「地球之肺」亞馬遜森林從2019年1月至8月,一共發生7萬2,843起森林火災事件,不只比去年同期暴增83%,更打破2013年開始監測以來的最高紀錄。 圖/NASA




頻繁肆虐的森林大火不只讓鄰近的巴西亞馬遜州,在8月進入「緊急狀態」,更衝擊了千里之外的聖保羅市。圖為2013年的亞馬遜森林大火,示意圖。 圖/路透社


不過亞馬遜森林的頻繁起火,都是乾燥自燃的天災嗎?INPE與世界自然基金會(WWF)都表示,森林在乾季的確也會自然起火,但近年異常頻繁的火災,卻是「人類濫砍濫伐的傑作」。



根據INPE,巴西光是6月在亞馬遜的森林砍伐活動,就比去年同期增加了88%。由於亞馬遜森林今年氣候目前並無異常,人類砍伐與焚燒森林,才是大火頻傳的關鍵主因。然而,INPE對森林濫伐的警告,反而觸怒了今年1月上台以來,熱切主張「亞馬遜大開發」的博索納羅。他先是怒罵INPE「說謊」「用不實數據破壞巴西形象」,之後更在8月初炒了INPE的署長卡爾旺(Ricardo Galvao)。

至於2019年的亞馬遜頻繁大火,博索納羅日前則向《路透社》這樣表示:「過去大家叫我『電鋸隊長』(Captain Chainsaw,指他縱容森林濫伐),現在我又變成讓亞馬遜燃燒的尼祿(Nero,被認為縱火焚燒羅馬城的羅馬皇帝)。但現在本來就是(農人燒田的)『燃燒季節』嘛!」

8月20日,《路透社》拍下亞馬遜森林在被木材業者與農夫焚燒森林後的景象。 圖/路透社

「過去大家叫我『電鋸隊長』(Captain Chainsaw,指他縱容森林濫伐),現在我又變成讓亞馬遜燃燒的尼祿(Nero,被認為縱火焚燒羅馬城的羅馬皇帝)。但現在本來就是(農人燒田的)『燃燒季節』嘛!」上台以來主打發展優先於環保的巴西總統博索納羅,儘管被各界指責,但對於亞馬遜森林大火現象惡化,似乎也不放在心上。 圖/路透社

========================================================================
亞馬遜地區的大部分森林火災都不是天然森林火災,通常是由人類引起的,通常是農民和畜牧業主(主要是大豆農場和養牛場)。巴西和亞馬遜地區盛行的農業方式,是砍伐樹木後將其點燃,以便將土地用於農業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