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6/27

社會科教師"挖子尾自然保留區"實察


新北市立三民高中102學年度第1學期 社會科研習

實察地點:挖子尾自然保留區及挖子尾聚落
實察時間:102年12月4日(三) 13:00~15:00 (12:30前學校出發)

挖子尾自然保留區的成立緣起

挖子尾位在淡水河口的左岸,與淡水共扼淡水河口,因為入海口地形彎曲,所以稱為「挖子」,又由於是淡水河道最後一個彎曲處,於是便將此處稱為「挖仔尾」。昔日因沿岸水深可泊舟船,為漢人來台開發較早的地區,清初即為船隻停泊之處所。清雍正12年,已經有了街市,後來由於淡水河口淤積嚴重,乾隆以後已經逐漸沒落。此地為一典型的河口生態系,水筆仔攔截淡水河挾帶之大量泥沙及有機物,形成一片沼澤地。但由於河水受到污染,且有許多業者於該區附近採砂,致使具有國土保安功能的紅樹林生存受到威脅。為了保存紅樹林及其伴生動、植物所形成的生態系,避免受到人為干擾,農委會於民國83年1月,將該區公告為「挖子尾自然保留區」。

周川夏老師的解說 (淡水河左岸遠眺大屯火山)

潟湖一景
隱藏於水筆仔樹叢中的碉堡因海岸侵蝕已露出














環境變遷

挖子尾位於淡水河下游的彎曲轉折地段,由於彎曲的河口地形,減緩海潮沖刷,上游泥沙不斷被搬運至此淤積。但由於此淤積區頂部有一源流自觀音山之挖子尾溪,帶來不定時的大量雨水逆向沖刷此淤沙,因而造成特殊的潟湖地景,此一順一逆之力量不時的在拉扯中,造成挖子尾沙洲地形之尾端不斷的在變化中。

因潟湖內水筆仔成林,再加上淡水河挾帶大量有機質泥沙及潮汐的影響,使此區內沉積了豐富的懸浮泥沙、礦物質和有機物,形成質地細密、含鹽高而缺氧的泥灘地。這樣的環境提供了豐富的有機碎屑給蟹類、魚貝類,更往上延伸到來此地覓食或過冬的鳥類,形成了紅樹林生態系內以碎屑式起始的食物鏈。

民國83 年 1 月 10 日由行政院農委會公告劃設此處為「挖子尾自然保留區」,由台北縣政府負責經營管理,劃設面積為 30 公頃,主要保護對象為此區內台灣紅樹林分布最北界的水筆仔純林及其伴生的動植物。同年在淡水河出海口南側興建的台北港,其北防波堤向外海突出長逹 1.6 公里,攔截了沙源。因此,緊鄰台北港北防波堤北邊的海岸已有顯著的淤積變化中。




生態資源





本區最珍貴的植物資源首推紅樹林植物水筆仔,具有植物地理學上的研究價值。另有蘆葦一般長在靠水域處。除了紅樹林外,蘆葦也是代表性植物,另有耐旱、耐鹹的植物,如濱刺麥、蟛蜞菊、白茅和馬鞍藤,小徑上有咸豐草、昭合草、蔓荊、茵陳蒿、變葉藜等;以及白茅、苦楝、黃槿和林投等等,調查共計有維管束植物34 6980 種。

挖子尾的動物有鳥類、蟹類、貝類及魚類等。貝類有文蛤、燒酒螺、孔雀蛤、牡蠣、玉黍螺、藤壺﹔魚類方面有彈塗魚及花跳等共計34 61 種仔稚魚被記錄到。紀錄鳥類共記錄到31 98 種鳥類,以候鳥為主,其中以唐白鷺在本區之出現,最值得重視,這是一種由國際自然保育聯盟 (IUCN) 所認定之瀕臨滅絕物種。


夜鷺亞鳥

網紋招潮蟹

小白鷺(黑嘴黃足)

大白鷺(黃嘴黑足)

左:黃足鷸;右:蒼鷺

人文歷史










民國42年前挖子尾曾是淡水河上八里至淡水之重要渡口,而遠至台灣史前時代之十三行人更有可能以此地為航運之起點。隨著淡水河沿岸的開發,水土保持不當,大量的泥沙被帶至河口淤積,造成河道淤塞,且在民國48年左右水筆仔的引進,使得原視野良好、建有海防碉堡的挖子尾潟湖變為水筆仔的庇護場所,逐漸失去航運功能,退居為小漁船的停泊港口。


挖子尾聚落



1.   聚落位在淡水河南岸入海處,漢人約於十八世紀初期在此墾殖建庄。居民以張姓為主,其開台祖來自福建同安縣,娶凱達格蘭族女子為妻。村莊的四周,植有黃槿樹防風,是個典型的漢人傳統海邊聚落。
2.   居民早期以農作與捕魚為生。庄中的土地公廟,應為早期拓墾的起點,也是庄民最易親近的神明。此外,庄內也供奉王爺公,每年擲筊輪流擔任爐主,並於農曆十月五日神誕日全庄祭拜。



3.  張家古厝:庄內年代最老的三合院古厝,建於民前42年,典雅的門樓以及土埆、磗、石不同建材的配置。三合院式、馬脊形式(火形)、建材(觀音山石(深色)、唭哩岸石(黃色磗)、大陸磗、糯米灰縫、金包玉)。












========================================================



風積沙丘

感謝周川夏老師一下午的解說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