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1/21

【新北】金瓜石黃金瀑布、陰陽海與十三層遺址、濂洞國小


黃金瀑布

黃金瀑布位於金水公路(北34縣道)往水湳洞長仁社區方向的公路旁。

黃金瀑布為本山六坑及長仁五番坑坑口流出的礦水所匯集。瀑布的形成,因金瓜石山區充沛的雨水,經土壤與礦區岩石的裂隙滲入後,使得礦石內的硫化鐵礦物暴露於空氣或水中,使硫化鐵礦物分解並造成含高鐵及硫酸根濃度之酸性礦山排水,充沛的水源匯集流出後,因地勢落差而往下沖刷,並且因為水中富含的重金屬離子及強酸性(pH=2.6),使植物不易生長,乃形成瀑布與裸露的溪床。排出的水進一步與具有氧化能力之空氣或河水接觸時,高濃度之二價鐵氧化形成三價鐵,但由於三價鐵之相對溶解度較低,所以快速地產生黃褐色之(氫)氧化鐵沉澱。在酸性排水中生存的鐵氧化菌也可加速二價鐵之氧化。


簡言之,黃金瀑布溪床上的金黃色,事實上是一層厚厚的鐵鏽沉澱。黃金瀑布的酸性水,也是形成陰陽海的主要來源之一。陰陽海的黃褐色,就是黃金瀑布與濂洞溪所排出之酸性水造成的天然現象。(取自東北角暨宜蘭海岸國家風景區官網介紹)






陰陽海與十三層遺址

據報導(2003/04/15):「長期進行金瓜石地質研究的方建能與余炳盛認為,陰陽海現象的起因,與金瓜石的金屬礦有最直接的關係,而近百年來人們採礦,理所當然地加深了海中橙黃色海砂的形成,讓陰陽海看起來更明顯,不過即使是停止採礦多年後的今天,卻仍改變不了陰陽海的景觀,因為,不論礦坑開不開採,那片海,注定就該是一片金黃。

方建能解釋,陰陽海的黃色,主要是由懸浮在海中的氧化鐵包覆黏土礦物而形成,其鐵離子主要來自黃鐵礦,剛好與金瓜石廢礦坑的廢水遇到海水後的長期氧化反應一致,但最重要的是,礦坑的水在流入海口時,海口的地形有如漏斗般的淺海灘,才能形成有如陰陽般的對比。

簡單地說,在金瓜石礦區中除有豐富的金、銅礦之外,也有許多黃鐵礦,當這些黃鐵礦等硫化鐵礦物在大自然風化過程中,部分含有鐵離子的「二價鐵離子」溶解於水中,而形成所謂的「酸礦水」隨著地下水排入大海,但這些酸礦水遇到弱鹼性的海水,水中的鐵離子隨著水中的酸鹼值改變,大量鐵離子釋出,與黏土礦物結合,形成水中黃褐色的懸浮或沈殿物質,就是陰陽海現象的「元兇」。

余炳盛分別針對有陰陽海現象的三處地點進行調查,包括是否有黃鐵金屬礦,以及礦水排入海口處有無如漏斗般的特殊地點等的特性,不約而同地在金山磺港及龜山島東側海域等處發現,因相同的條件及化學作用而呈陰陽海現象,只是三處黃褐色澤對比的明顯程度不一。

不過究竟陰陽海的水域成分中,所含有的金屬鐵離子是否偏高,當人們接觸是否可能危及健康?其答案是肯定的。但方建能強調,就如同大屯山區的土壤中含有大量的銅、鋅污泥,其標準早已超過環保署的規定,但它卻是「大自然異現象的產物」,而陰陽海的情況也是如此。」(新聞來源:自由時報 http://old.ltn.com.tw/2003/new/apr/15/today-life7.htm)

最遠處突出海上的岬角為「鼻頭角」


陰陽海


陰陽海
「十三層遺址」是日本人為製煉銅礦而建,之後至民84年是台金公司的選礦煉製廠(冶礦工業分成「採礦、選礦、冶礦、煉礦」四個過程)。整體建築共有十三階,因而稱為十三層遺址。




濂洞國小

新北市瑞芳區濂洞國小裏有一座長9.6公尺、高2層樓的溜滑梯,是小朋友的最愛。這座溜滑梯的下方,最早是排洪用的排水溝,民國84年,當時的校長廖境林以結合防災、防震與疏散學生為考量,搭建這座坡度低於45度的石面溜滑梯。

從濂洞國小的校園往外望,可俯視陰陽海的奇景,也可眺望十三層遺址、無耳茶壺山、金瓜石神社等景觀。






遠眺金瓜石神社遺跡

【新北】金山岬獅頭山燭臺雙嶼、磺港與磺溪


燭臺雙嶼

北海岸金山岬規劃的獅頭山公園,可遠眺燭台雙嶼。燭台雙嶼位於獅頭山公園東側約450公尺處,形如蠟燭台而得名。



燭臺雙嶼高約60公尺,有著淒美「夫妻石」的傳說故事流傳著,這裡原本是金山岬的一部分,後因板塊運動形成橫直交錯節理的岩石,受到海水及風的不斷侵蝕,使其與岬角分開,小小的海島經過長時間的海浪侵蝕,下方的海蝕洞逐漸貫穿成海岬,形成類似石門的海蝕拱門,後來海蝕拱門頂部崩塌,形成兩座海蝕柱形的礁石,石柱岩基相連,水面上分歧為雙嶼,外形像兩座燭臺,所以被稱為「燭臺雙嶼」。


補充:海蝕地形的形成順序

海蝕凹壁---海蝕洞---海蝕門---海蝕柱










磺港與(北)磺溪

磺港漁港位在金山岬西南邊,利用金山的(北)磺溪入海口闢建而成。金山岬由厚層砂岩所組成,阻擋冬天強勁的東北季風,使得磺港得以避開東北季風直接吹襲,形成良好的避風港。磺港目前是個以延繩釣為主的港口,其西北部的沙灘從前是漁民「牽罟」捕魚的場所。(資料來源:新北市觀光旅遊網)

磺港之所以稱為磺港,乃因有磺溪之故;而磺溪之所以稱磺溪,乃因該地有溫泉之故。

* 從金山入海的磺溪,稱為(北)磺溪,以與淡水河水系的(南)磺溪做區隔。北磺溪發源於七星山北麓,為一獨立水系,從新北市金山區流入東海。




參考資料:北海岸及觀音山國家風景區官網。

2015/11/19

2015年APEC在菲律賓馬尼拉


APEC前夕 我再表達進TPP強烈意願

2015-11-19
新聞來源:聯合報


APEC馬尼拉年會領袖會議國宴,台灣代表蕭萬長(前排中)與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前排左)比鄰而坐、相談甚歡。 圖/APEC中華台北媒體團提供

美國為首的十二個泛太平洋夥伴協議(TPP)會員國,昨天在亞太經合會領袖會議歡迎晚宴前夕,發表聯合聲明,共同表達希望二年內完成國內立法程序生效。我外交部傍晚也發表聲明,再次表達台灣加入TPP第二輪談判的強烈意願。

TPP是由美國主導的區域經濟整合協議,美國總統歐巴馬周三下午抵達馬尼拉後,昨天早上先後會晤澳洲總理騰博(Malcolm Turnbull)與菲律賓總統艾奎諾三世。在下午經濟領袖與企業諮詢委員會(ABAC)代表對話,歐巴馬卻是廿一個APEC會員國唯一缺席的領袖,傍晚旋即傳出TPP十二個會員國簽署TPP領袖宣言。

會後,新加坡總理李顯龍接受海峽時報訪問表示,TPP領袖在宣言中,共同表達希望能在二年內完成TPP國內立法程序;澳洲總理騰博則表示,TPP最大的挑戰在美國國會能否通過。

事實上,TPP一直是這次APEC年會最重要議題,歐巴馬昨天與艾奎諾見面時,艾奎諾主動表達菲國加入TPP意願,加上印尼總理先前訪美,也曾向歐巴馬表達加入意願,東協各國顯然都不希望被TPP排除在外。

外交部昨天也發表聲明,針對TPP十二國領袖簽署領袖宣言,台灣希望盡速爭取進入第二輪談判。

=========================================================

歐巴馬為APEC定調 安全議題超乎經濟

2015-11-19
新聞來源:世界日報

歐巴馬總統17日抵達菲律賓首都馬尼拉出席亞太經合會議(APEC),可是他現身登上菲律賓海軍旗艦,卻凸顯出安全議題超乎經濟議題;而且他宣布計畫投下2億5000萬美元協助該地區各國強化海上能力。

中國力稱APEC一向只談經濟議題,今年亦不應例外。華爾街日報報導,但歐巴馬參訪由美國海岸巡防隊送給菲律賓海軍一艘快艇改裝為旗艦的「德爾畢拉爾號」號,卻代表對中方的挑戰。北京對幾乎整個南海主張具有主權,受到菲律賓、越南、馬來西亞等國抗議。

歐巴馬強調:「我們和盟國菲律賓有條約義務、堅強的防務承諾。我到此訪問即彰顯我們對本地區海域安全及航行自由有共同的承諾。」

歐巴馬宣示,美國將再送一艘研究船及另一艘快艇給菲律賓,協助菲方強化巡守海域的能力。美國海軍驅逐艦費茲傑羅號也出現在馬尼拉灣,彰顯南海在本周討論的重要性。

美國官員已說,他們打算向習近平率領的中國代表團提起南海議題。

鑒於上周末巴黎發生恐襲,伊斯蘭國威脅加劇,南海局勢亦吃緊,安全議題成為經合峰會在常態的經貿討論之外相當重要的議題。

歐巴馬17日稍後也和澳洲總理滕博爾(Malcolm Turnbull)會面。反恐、跨太平洋夥伴協議,以及海上規則和航行,是他們討論的主題。歐巴馬已邀請滕博爾近期內到華府訪問。

滕博爾表示,美澳兩國在對付中東安全挑戰上有共同的目的和策略:「我們將繼續與美國及盟國並肩作戰,對抗這一類型的極端主義暴力以及這一類型的恐怖主義。」

菲律賓是全世界少數同時經歷過伊斯蘭主義及共產主義叛變的國家,為了APEC峰會特別調動3萬名警力加強保安。

【台灣】亞洲第一!員山子分洪道 傳導中樞首曝光


2015-11-19
新聞來源:聯合晚報 / 聯合新聞網


基隆河在水位達到62.5公尺時,就會進入左方靜水池,達到63公尺就自動分洪,高低落差達43公尺接近4層樓。記者林潔玲/攝影

極端氣候強颱豪雨屢創新高,今年9月強颱杜鵑風狂雨驟、雨量驚人,員山子分洪道水位和分洪量,皆雙雙創下歷年新高,而確保基隆河下游的北北基地區800萬人口,倖免於水患,靠的就是「亞洲最大分洪道」,直徑12米、近4樓高的員山子分洪道,其成功監控分洪道運轉的最重要命脈,則是位於分洪隧道上方的傳導神經—纜線。

今年9月杜鵑颱風時,員山子分洪道最高分洪水位達66公尺,分洪總量達2,021萬立方公尺,創下第一高。而在8月蘇迪勒颱風時,也達到第三高,最高分洪水位達65.6公尺,分洪總量達1,435萬立方公尺。

啟用10年的員山子分洪道,分洪33次、累積分洪體積達1.82億立方公尺,平均一個颱風分洪量為552萬立方公尺。由於杜鵑颱風為平均分洪量的3.6倍產生大量淤泥,今年也特別進行第二次清淤作業。經濟部次長楊偉甫說,員山子分洪道在國際上相當有水準,基隆河有平均70%~80%的流量將分流,到達一定水位63公尺後,就會自動分洪。


楊偉甫指出,興工近3年半的員山子分洪道,94年10月28日竣工,耗資60億元。全長2,800公尺,圓形斷面直徑達12公尺,近4層樓高,堪稱亞洲第一分洪道,其最大分洪量可達每秒1,310立方公尺,可將基隆河81%的洪水,分流入東海,守護新北市713公頃及基隆市316公頃土地。

水利署表示,員山子分洪道近三年屢創分洪新高水位,而能成功監控分洪道運轉的最重要命脈,是位於分洪隧道上方的傳導神經—纜線,將即時水情資料、影像監控資訊等訊息,零時差傳送至中樞神經的員山子分洪管理中心,再由24小時值勤的管理人員,將資料彙整,提供給淡水河流域水情中心及相關地方政府,聯手進行防汛作業。


員山子分洪道小檔案

竣工:2005年

耗資:60億元

規模:長2.8公里、圓形斷面直徑12公尺,近四層樓高

分洪:共分洪33次、累積分洪量達1.82億立方公尺



員山子分洪道的重要神經即是上方的纜線,可24小時傳送影像等資料。記者林潔玲/攝影


員山子分洪道出口。記者林潔玲/攝影


員山子分洪道的重要神經即是上方的纜線,可24小時傳送影像等資料。記者林潔玲/攝影


而纜線傳送的影像等資料,將進入監管中心,也可算出雙北市未來六個小時的水位。記者林潔玲/攝影


員山子分洪道出口。記者林潔玲/攝影
在北海岸的濱海公路上,會經過員山子分洪隧道出口。洪水從道路下流入東海。

2015/11/18

【花蓮】奇萊鼻燈塔





奇萊鼻燈塔

奇萊鼻燈塔,為臺灣燈塔之一,位於花蓮縣花蓮港北方奇萊鼻,現由中華民國交通部航港局管轄(原為中華民國財政部關務署管理,已於2013年1月1日轉交由中華民國交通部航港局管轄)。燈塔背中央山脈,面太平洋。

奇萊鼻燈塔於西元1931年完工啟用,但在二戰期間受到盟軍轟炸毀損。直到1963年,為了配合開放花蓮港為國際港,於是在原塔基附近新建一個白色五角形混凝土建築做為新塔,頂層外有環繞陽台(典型燈塔頂層設計),塔高有13.4m。

在地名的命名上,「岬、角、鼻、頭」指的是向海突出的高地,高地上一般作為軍事用地或設置燈塔以指引附近船隻。










2015/11/17

【新北】富貴角燈塔、風稜石




富貴角燈塔

富貴角舊名為「打賓」或「打鞭」,於清乾隆27年(西元1762年),荷蘭人法倫泰在其著作《新舊印度誌》中,將富貴角記為「hoek」,意思為海岬,後人便採其譯音稱此地為「富基角」,直到日治時期才更名為「富貴角」。富貴角海拔33.2公尺,為臺灣本島最北端突出的海岬,此海岬為台灣海峽與東海的分界。

西元1897年完工的富貴角燈塔,原名富基角燈塔(1972年改名為富貴角燈塔),塔身原為八角形鐵造,西元1962年改為八角形鋼鐵混凝土塔身,塔高14.3公尺、塔底直徑7.8公尺,外表有黑白平行相間條紋,燈塔目前仍在運作,由六位工作人員全天輪班操作,照射光程最遠可達廿六點八浬,是台灣本島最北的燈塔。

富貴角燈塔是日本人在台灣興建的第一座燈塔,係因日本人為了建造台灣與日本之間的海底電纜以及航路設備。由於特殊的地理環境及氣候,秋、冬季節常出現濃霧,因此在塔內附設「霧笛」,起霧時,每卅秒鳴笛三秒長聲,遠在三浬外就能聽到。全台僅剩澎湖漁翁島燈塔與富貴角備有霧號。

「富貴角燈塔」因位於軍方管制區,有如包覆神秘面紗。直到2015年8月29日開放民眾一窺究竟,成為全台第十一座開放參觀燈塔。

富貴角與鼻頭角、三貂角合稱為「北台灣三角」。

北台灣三角
照片拍攝時間:2015-09-20




海邊的黑色石塊即是「風稜石」









左側圓球為空軍雷達耠,後方山脈為大屯火山。從富貴角燈塔看空軍雷達站,在秋冬易起霧時節,若霧濃到看不見圓球,則燈塔就要打開霧笛,透過聲音提醒船隻注意。



霧笛

軍用碉堡


   







風稜石

風稜石的成因是80萬年前火山爆發遺留下來的安山岩岩塊,長時間被同一方向的季風吹拂,迎風面的部分被由風力捲起的細沙不斷的刮蝕磨損,日積月累之下漸漸的將原本有稜有角、形狀不規則的岩塊,表面磨蝕成光滑的平面或凹面。在北海岸,從原本的崖壁上掉落的安山岩塊,被長年吹拂的東北季風吹拂下,向東北方向的岩塊表面都被磨得十分光滑,成為著名的風稜石。

簡言之,風稜石的原料來自大屯火山群,屬於火成岩。風稜石中的「風」就是指強烈的東北季風。形成這種岩石的條件是要有強風、多沙、硬岩、地表裸露無植物覆蓋等條件下才能產生。







風稜石

沿海滿布風稜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