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訪日期:2022-07-09
地球上有許多用來標示位置的虛擬的線,
稱之為經、緯線。
所有經線都通過南、北極點,
等長也皆為大圓航線;
而緯線以赤道最長,
總長度40000公里,
但只有赤道是大圓,
其餘緯線都是小圓,
且越往極區圓周的長度越短。
南、北回歸線就是緯線,
緯度為23.5°,
這條線簡單在氣候分類上可說是熱帶和副熱帶的分界,
(氣候上將它視為一條軸帶來看更能清楚解釋)
另外影響氣候的因素之一也和它有關,
就是太陽直射的範圍,
太陽直射的範圍只會在南北緯23.5°之間,
北半球夏至(6月20-22)當天太陽直射北回歸線(北緯23.5°),
北半球冬至(12月21-23)當天太陽則直射南回歸線(南緯23.5°),
而我們所說的春分(3月20-22)、秋分(9月22-24),
太陽是直射赤道的。
那為什麼太陽直射的地方會有所改變?
是因為地軸傾斜的緣故,
若地軸沒有傾斜那太陽永遠都會直射赤道了。
然回歸線的位置並非固定不變,
受到地球公轉和自轉軸不穩定及其他行星的影響,
在台灣又加上受到菲律賓海板塊推擠的結果,
現在在台灣設立的北回歸線地標,
還是會有誤差的,
若在夏至當天站在回歸線地標正下方,
立竿見到影,
別太訝異那只是表示回歸線位移或是當初設置時就不是在回歸線確切的地方了。
在台灣,
北回歸線通過花蓮縣、高雄市、南投縣、嘉義縣、及澎湖縣海域。
而台灣本島共設置三座北回歸線地標,
一座在嘉義水上,
另兩座在花蓮瑞穗(舞鶴台地)和豐濱(靜浦)。
這次的暑假小旅行來到嘉義,
一定要來水上看看北回歸線地標,
現在看到的地標至今已是第五代了。
第一代
第二代
第三代
第四代
這是現在的地標,第五代了
相關文章: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