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7/16

【台南】臺灣本島極西點-國聖燈塔

 造訪日期:2022-07-10

「國聖燈塔」又稱為「七股燈塔」,
是臺灣本島極西點的燈塔,
1957年該燈塔設立於現址北側的網仔寮汕上面(地名「汕」為沙洲之意),
為一座白色塔身方型木條鋼構架,
然而因海岸線逐漸後退,
啟用沒多久燈塔就被海水包圍,
之後受颱風吹襲而倒榻。
於是在1970年將燈塔往南移至頂頭額汕重新建造,
新的國聖燈塔高 32.7 公尺,
見光距離 16 浬,
但又遭受海浪侵襲而傾斜,
相關單位再次將燈塔往內移至今日之處。
(資料來源:台江國家公園網頁 https://www.tjnp.gov.tw/SceneryView_Content.aspx?n=293&sms=9374&s=247380)







↑↓國聖燈塔四周的沙丘景觀


↓海上的離岸堤可避免沿岸陸地受到海浪侵蝕,
更具有造灘功能。




【台南】青鯤鯓扇形鹽田與消失的海上道路祕境

 造訪日期:2022-07-10

青鯤鯓位於台南將軍漁港南側,
原稱為「七股一工區」,
為臺鹽公司於1977年根據地形特性開闢完成的鹽田,
是戰後唯一新闢的鹽田。

其開闢方式是以鹽工宿舍為核心向外發散成扇形分布,
由外向內依序為大蒸發池、小蒸發池與扇形尖端的結晶池,
2002年廢曬,
是曬鹽史上壽命最短的鹽田。

此鹽田造型獨一無二,原因在於:
為了不影響當地居民出海捕魚,因而開闢西南航道與北航道;
方便生產流程,結晶池集中在宿舍處以方便人工收鹽。
(資料來源:雲嘉南濱海國家風景區管理處所製看板)



扇形鹽田尖端處的馬路邊,
雲嘉南濱海國家風景區管理處在此有設立一解說牌,
然而卻沒有個制高點可以好好的欣賞此造型特殊的鹽田景觀,
甚為可惜,
平面根本就看不出扇形的樣貌…








↓扇形鹽田最尾端的弧形土堤



在扇形鹽田的尾端有一處景點宛如神隱少女的場景,
差別在於神隱少女是鐵軌沒入海中,
而此地是一整排電線桿被海水淹沒。
詳細座標:23.1907113,120.0811568







【嘉義】梅山太平雲梯與太平老街

 造訪日期:2022-07-09

位於嘉義梅山的太平雲梯長度有281公尺,
海拔高度約1000公尺,
橫跨南靖溪河谷上,
是全台海拔最高的景觀吊橋。
(資料來源:阿里山國家風景區管理處)


太平雲梯需要門票才能進入,
在遊客中心旁購買門票後,
走上長長的階梯就可以抵達入口處。




有雲霧飄過時真有神祕感↓






天氣晴朗時,
可居高臨下將嘉南平原美景盡收眼底呢!


↓遊客中心外面的鐵製郵筒,
和號稱全台最老郵筒的新北市平溪郵局郵筒頗為相似。


↓太平老街



↓老街旁山坡上的茶園



↓裏面其實是餐廳


↓從嘉義市往梅山太平雲梯沿路山坡上種植許多檳榔樹



2022/7/15

【嘉義】水上北回歸線地標

造訪日期:2022-07-09

地球上有許多用來標示位置的虛擬的線,
稱之為經、緯線。
所有經線都通過南、北極點,
等長也皆為大圓航線;
而緯線以赤道最長,
總長度40000公里,
但只有赤道是大圓,
其餘緯線都是小圓,
且越往極區圓周的長度越短。

南、北回歸線就是緯線,
緯度為23.5°,
這條線簡單在氣候分類上可說是熱帶和副熱帶的分界,
(氣候上將它視為一條軸帶來看更能清楚解釋)
另外影響氣候的因素之一也和它有關,
就是太陽直射的範圍,
太陽直射的範圍只會在南北緯23.5°之間,
北半球夏至(6月20-22)當天太陽直射北回歸線(北緯23.5°),
北半球冬至(12月21-23)當天太陽則直射南回歸線(南緯23.5°),
而我們所說的春分(3月20-22)、秋分(9月22-24),
太陽是直射赤道的。

那為什麼太陽直射的地方會有所改變?
是因為地軸傾斜的緣故,
若地軸沒有傾斜那太陽永遠都會直射赤道了。

然回歸線的位置並非固定不變,
受到地球公轉和自轉軸不穩定及其他行星的影響,
在台灣又加上受到菲律賓海板塊推擠的結果,
現在在台灣設立的北回歸線地標,
還是會有誤差的,
若在夏至當天站在回歸線地標正下方,
立竿見到影,
別太訝異那只是表示回歸線位移或是當初設置時就不是在回歸線確切的地方了。

在台灣,
北回歸線通過花蓮縣、高雄市、南投縣、嘉義縣、及澎湖縣海域。

而台灣本島共設置三座北回歸線地標,
一座在嘉義水上,
另兩座在花蓮瑞穗(舞鶴台地)和豐濱(靜浦)。


這次的暑假小旅行來到嘉義,
一定要來水上看看北回歸線地標,
現在看到的地標至今已是第五代了。




第一代


第二代


第三代


第四代


這是現在的地標,第五代了



相關文章:

【嘉義】東石白水湖-壽島

 造訪日期:2022-07-10

白水湖-壽島位於嘉義東石朴子溪出海口的南側,
白水湖昔日為一鹽田,
當時日本人和台南人合夥經營的公司在此修築海堤,
多年修築仍未完善,
每每颱風來襲還是導致海水倒灌,
使得鹽田上呈現一片白波,
因此稱之為「白水湖」。
(資料來源:雲嘉南濱南國家風景區https://swcoast-nsa.travel/zh-tw/attraction/details/39)

壽島則是一濱外沙洲,
即是沙洲島,
海積作用形成。
(沙洲的地名常為汕、鯤鯓,來到西南部常可見到此地名)

這裏有一條道路可以連接到壽島,
漲潮時道路就會被海水淹沒,
這是地層下陷導致海水入侵,
但也形成一特殊的景象,
吸引許多旅人前來造訪。


當天造訪時,
正在退潮中,
退潮後馬路還潮溼時路上都是青苔,
行走時得小心避免滑倒。








堤防外側有一小屋,
屋旁有一座沒有遮蔽的馬桶,
大潮來時海水可是會淹沒它的。





壽島外海的蚵架




地層下陷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