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的古地名為「滬尾」,一說是原居於此地的凱達格蘭族語之音譯,語源為「Hobe」,是河口的意思;另一說則是認為此地昔日有許多捕魚的石滬,而在石滬尾端建立的聚落就稱之為「滬尾」。
清政府於英法戰爭中戰敗,咸豐8年(1858年)分別與俄、美、英、法簽訂「天津條約」,當時因臺灣的政治中心在南部的臺灣府(今台南),若商定位於北部的淡水為開港之地,可以減少跟外國人的接觸往來。而英國副領事郇和(Robert Swinhoe)來台勘查欲開放的通商港口,認為臺灣府港口淤積嚴重,使得船隻難以停泊,而議定滬尾(今淡水)為通商口岸。
滬尾砲臺(又稱滬尾礮臺),為建造於1886年的火炮砲臺,佔地約8公頃,該砲臺為台灣第一位巡撫劉銘傳所主導建造。
光緒二年(1876年),劉銘傳初抵淡水,發現紅毛城一帶地勢險要,為兵家必守之地,於是命提督孫開華在此修築砲臺,砲臺位於紅毛城西邊約半公里處,是一座二重方型城堡,佔1.5公頃,外牆高三丈餘。劉銘傳親題「北門鎖鑰」四字於門額上,建造目的是為了防衛淡水港。此外,這座砲臺不負重望,在光緒10年(1884年)中法戰爭時,發揮守備功能,加上台灣人民自動招募義軍死守鄉土,得以獲得勝利。(參考馬以工著 尋找老臺灣 p.38)
照片拍攝日期:2017-12-03
砲臺唯一的出入口是東南方的營門,門額上方是劉銘傳所題的「北門鎖鑰」四個大字。
厚實的子牆是砲臺的主要壁體,以當時昂貴的鐵水泥修築而成,
最大厚度達4.2公尺,最高達7公 尺,突顯易守難攻的優勢。
高大的城門
中央廣場在清朝曾設有兵房,推測是高階軍官指揮辦公之處,
但在1930年倒塌後,空地改作操兵場。
兵房內部空間
甬道:連接各兵房和彈藥房
砲座都集中於面海的兩側,最大的砲設於西北位置,
用360度迴轉的全圓磨心砲架,射角可以全面涵蓋淡水河口及北邊海岸。
砲口前的子牆成弧形且下凹,是為了因應彈道發射而做的設計,
旁邊的子牆上,有一排砲彈形狀的凹洞,這裡就是儲放砲彈的地方。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