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介紹

2018/8/17

日經:中美貿易戰 正促使台灣生產商撤出中國

2018-08-17 
新聞來源:經濟日報 記者林聰毅╱即時報導
                    https://udn.com/news/story/10814/3314067


日經亞洲評論16日報導,美中日益加劇的貿易戰,正為台灣製造商在亞洲尋找新生產基地提供一項新誘因。

美國總統川普祭出的關稅措施,已使東南亞和印度成為Nike、愛迪達及Under Armour等全球品牌的鞋類與服飾代工廠的避風港,而科技公司也在尋求擴大在美國的業務。

在1990年代,較低的生產和勞工成本促使台灣製造商在中國設廠,對台商而言,大陸不僅有地利之便,也有共同語言和文化的優勢。

但過去幾年來,中國已變成自身成功的受害者,甚至在川普上任前,有些製造商已開始逐漸撤離,以減少對中國生產的依賴,原因是當地的成本增加。如今,由於大陸的投資環境惡化,以及為避免因華府與北京緊張而面臨更高關稅,這些製造商正加緊在其他地方擴張。

其他正在蓬勃發展的亞洲經濟體,因具有較高成長潛力而變得更具吸引力。有些國家有潛力孕育龐大市場,例如印度和印尼。

報導指出,主要供應Nike和愛迪達的製鞋廠豐泰企業,近十年前停止在中國擴大產能。該公司現在在東南亞和印度擁有生產基地。豐泰投資人關係部門主管林國仲對日經亞洲評論表示:「我們並不太擔心當前的貿易戰,因為我們留在中國的生產只有約10%。」「隨著我們在印度擴張並提高在越南和印尼的生產效率,我們在中國生產的比例將繼續下降。」豐泰在印度的第二家工廠於去年底開始生產,今年將繼續提高產能。

林國仲說,豐泰打算轉向一種更平衡的製造策略,不致過分依賴任何國家。他補充說,東南亞提供製鞋廠完整的生態系和供應鏈。2017年全年豐泰生產了1.24億雙鞋,中國的生產約占11%,越南占52%,而印度和印度尼西亞分別占24%和13%。

世界最大鞋類代工商寶成也擴大在東南亞的生產基地,同時降低對中國的依賴。該公司去年生產3.246億雙鞋,中國的生產占17%,低於2016年的20%、2015年的25%和2014年的29%。在2018年上半年,寶成生產的1.59億雙鞋中,中國僅占15%,而該公司主要生產基地越南則占46%。

寶成還在印尼,柬埔寨,緬甸和孟加拉等國生產產品。寶成供應Nike,愛迪達,Reebok,亞瑟士(Asics),Under Armour,New Balance,Puma,Converse,Salomon,Timberland等知名運動品牌。代理發言人伊芙.周(Eve Chou)表示,寶成不會完全離開中國,但將在生產基地保持高度靈活性,「中國的生產成本肯定高於越南和印尼」。

台灣服裝和運動服裝製造商儒鴻紡織公司正在進一步深耕東南亞市場,原因是中國的勞動成本高與投資條件惡化。該公司的生產設施主要在台灣和越南,並以Nike,愛迪達,Under Armour,潘尼百貨(JC Penney)和Lululemon為客戶。副總經理羅仁傑說,該公司希望分散生產,他並表示:「至少我們不需要擔心貿易戰,貿易衝突最終可能對我們有利。」

除了降低勞動力成本外,鞋類和服飾工廠也不斷遷往東南亞,希望能從跨太平洋夥伴關係(TPP)中受惠。雖然川普已讓美國退出TPP,但這些公司發現他們及早且持續分散生產基地,較不易受地緣政治不確定性的影響。

事實上,川普的關稅已經迫使許多科技公司和電子供應鏈的主要參與者放棄中國。根據新竹工研院的研究,在台灣證券交易所的900多家上市公司中,有191家在東南亞和印度投資。研究並顯示,印度受到台灣電子製造商的青睞,因為它本身也主要新興市場,而越南吸引了最多投資。

蘋果、Sony、惠普和其他許多全球品牌的電源組件供應商台達電,於7月31日宣布將斥資21.4億美元收購在曼谷上市的Delta Electronics (Thailand) Public Company 。該公司在泰國、印度及斯洛伐克的製造基地,將有助於對抗貿易不確定性。


2018/8/16

生存或是毀滅?印尼雅加達持續下沉 30年內95%將被淹沒

2018-08-15
新聞來源: ETtoday新聞雲

▲▼一名青年在煙霧中凝望著北雅加達,在2050年恐下沉遭吞噬。(圖/路透)
▲一名青年在煙霧中凝望著北雅加達,此地在2050年恐下沉遭吞噬。(圖/路透)


實習記者鄭佩玟/綜合報導

目前正如火如荼舉辦亞運的印尼首都雅加達(Jakarta),乘載著1000萬人口,同時也是全世界地面下沉速度最快的城市之一。研究人員表示,如果不加以控制,到2050年這個巨型城市的部分地區可能將被全部淹沒。過去20年間一直研究地面沉降問題,印尼萬隆理工學院的安德烈亞斯(Heri Andreas)如今就表示,「雅加達淹沒並不是開玩笑。」

據BBC報導,雅加達坐落在沼澤地之上,經爪哇海(Java Sea)波浪拍打,還有13條河流經過,頻繁出現的洪水對這個城市來說並不意外。據專家所稱,雅加達的洪澇災害正在惡化,但在怪異的洪水之外,這個巨大的城市正在真正地消失。

「雅加達被淹沒並不是一個笑話,」印尼萬隆理工學院的安德烈亞斯(Heri Andreas)過去20年間,一直在研究雅加達的地面沉降問題,如今他這樣說,「按照我們設計的模型,到2050年,北雅加達有95%的地區將被淹沒。

這些事情已經發生,過去10年裡,北雅加達地面下降了2.5公尺,部分地區還在以每年25公分的速度繼續下沉,這一速度是全球沿海大城市全球平均水平的兩倍多。

而雅加達目前正在以每年1至15公分的速度下降,幾乎整個城市的一半地區位於海平面以下。後果在雅加達北部已經迅速顯現,在新河口(Muara Baru)區,有一座廢棄的辦公樓,以前曾有一家漁業公司在這裡辦公,但現在二樓的陽台是這座建築唯一可以使用的部分,因為一層已經全部被淹。



▲北雅加達正在以大約每年25公分的速度下沉。(圖/路透)

距離這座樓開車5分鐘遠的地方,是一個露天魚市。「這人行道就像波浪一樣,有起有伏,人們會被絆倒、摔倒。」經常來逛魚市的新河口居民里德萬(Ridwan)說,由於地下水位不斷下降,這個市場的地面正在下沉、移動,重新形成一個不平且不穩的表面,「年復一年,這個地面就在不斷下降」。而這只是這個季度引起附近居民驚醒的眾多事件之一。

報導指出,雅加達之所以會以驚人速度下降,部份是由於過度開採地下水,用於飲用、城市居民的洗漱與其他日常生活所需。這裡大多數地區的自來水都不可靠或不能用,因此人們別無選擇,只能從地下深處的含水層中抽水使用,但當地下水被抽出時,它上面的土地會像洩氣的氣球一樣下降,這就導致了地面下沉。

只有一種方法可以阻止2050年被吞噬,就是停止所有地下水開採。雅加達的居民對這座下沉城市的未來則採取了一種宿命論的態度,「生活在這裡有風險」,一名接受訪問的居民說道,「我們每個人都得承受。」

原文網址: 生存或是毀滅?印尼雅加達持續下沉 30年內95%將被淹沒 | ETtoday國際 | ETtoday新聞雲 https://www.ettoday.net/news/20180815/1235634.htm#ixzz5OLlCIgsC 
Follow us: @ETtodaynet on Twitter | ETtoday on Facebook



2018/8/14

暖化使寒帶森林增 人類成幫兇

2018-08-13
新聞來源:台灣醒報


目前地區樹木面積雖然增加,但見證人類行為對於地球生態的影響。(Photo by Samuel Menezes on Flicker under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更多


【台灣醒報記者莊瑞萌綜合報導】全球森林覆蓋率消長,從中見證氣候變遷影響痕跡。美國大學最新研究發現,目前地球上森林覆蓋面積相較36年前不減反增7%。雖然如此,科學家仍語帶保留指出,地球上熱帶森林面積已大幅減少,反觀過去寒帶地區因為地球變暖後,才讓樹木得以新增。

據英國《獨立報》報導,馬里蘭大學科學家利用長達35年的衛星數據分析後發現,地球上樹木覆蓋面積比1982年多出7%,來到近224萬平方公里,不過,之所以出現淨成長是因為熱帶樹木減少幅度低於來自熱帶以外地區的樹木成長。

研究人員指出,樹木在熱帶地區減少是因為農業擴張,新的成長地區則是來自於過去太冷,而無法讓樹木生長。換言之,地球暖化已造成地球樣貌也跟著改變。

據《Phys.org》報導,以對比來看,研究人員發現新增的樹木面積約相當於德州與阿拉斯加州2地加總,樹木新增地點包括沙漠、苔原、山區、都市內以及其他非植被地。原因包括人類因素以及全球暖化讓部分山區林木線增加以及俄羅斯與美國等地大型農場遭廢棄而造成。

這篇為時2年編撰的報告也發現,地球上裸地覆蓋率減少3%,而且主要集中在亞洲的農業地區。歸根究柢,6成變化是因為人類活動造成,剩餘4成也是因為人類活動間接影響所引起。

據《發現雜誌》報導,歐洲樹木增加35%高居各大陸樹木面積增幅之冠,原因應是蘇聯垮台後,在東歐所實施的在農業地區植樹造林出現成效。裸地覆蓋率減少大多是因為亞洲農地增加造成。

本次研究結果刊登在《自然》期刊。


升溫4-5℃拉警報! 全球進入熱室地球危機

2018-08-08
新聞來源:TVBS 新聞 https://news.tvbs.com.tw/world/970280?utm_source=Yahoo&utm_medium=Yahoo_news&utm_campaign=newsid_973162


科學家提出警告,目前全球正逐漸走向「熱室地球」危機,即使按照目前的全球減碳目標恐怕也難以扭轉趨勢。一旦跨越了升溫4到5度的門檻,屆時會引發氣候變遷的骨牌效應,海平面比現在要高出10到60公尺,許多島嶼和沿海城市都會被淹沒,再也無法居住。



示意圖/TVBS


野火燎原、熱浪來襲,眼看地球快要變成一顆大火球,還有加速融化的冰河,極端天氣席捲全球誰也吃不消,這些反常的氣候現象恐將成為地球的新常態。地球發高燒,正邁向「熱室地球」效應。

旁白:「熱室地球狀態意味著全球均溫比工業革命前高出攝氏4-5度、海平面也比現在升高10-60公尺。」

海平面上升10至60公尺勢必淹沒眾多島嶼,以及威尼斯、紐約、東京等沿海大城市,這就是「熱室地球」的氣候災難場景。根據美國科學院期刊發表的最新研究,人類未來將面臨炙熱高溫和海平面上升的世界,屆時地球上有部份地區不再適合人居住。

旁白:「攝氏2度、也就是華氏3.6度,也許是全球氣候變遷的懸崖臨界點。」

2015年簽署的巴黎氣候協定,把升溫目標控制在攝氏2度以內,即使各國努力達標,恐怕還是阻擋不了地球日益發燒。

學者:「一旦超過了攝氏2度門檻人類大概還可以調適,一旦升溫達到攝氏3-4度,以我們手邊現有的證據來看,地球將無法再以現有的狀況來支撐現代世界生存。」

目前全球溫度比工業革命前高出1.3度C,以每10年增加攝氏0.17度的速度變暖中,人類現在還能自行管控地球環境,然而攝氏2度上限臨界點一旦被突破,等於把控制權拱手還給地球本身。

氣象主播:「海冰有阻擋作用,它們把冰河往上推避免陸冰入海,一旦海冰流失導致融冰,陸冰融化海平面也會上升。」

海冰消失、陸冰跟著融化,骨牌效應一出,地球的機制不是人力能夠控制。

旁白:「極地永凍層融化、亞馬遜雨林被毀、南極海冰融化,這些碳吸儲庫會開始向外釋出,數以百萬噸計的溫室氣體導致快速升溫,難以遏止的全球暖化效應。

森林、海洋和土地每年吸收高達45億噸的碳,以免排放到大氣層。隨著地球逐漸暖化,過去保護人類的自然現象反倒成為加劇溫室效應的推手。

旁白:「超級旱災、物種大量滅絕,還有海平面大幅上升嚴重衝擊沿海城市。

比工業革命前高出攝氏4-5度的「熱室地球」後果難以想像。研究指出,最壞的情況雖然100、200年後才可能出現,只是一旦開始人類將無力回天。

倫敦帝國學院海格教授:「現在就得減少排放到大氣的二氧化碳,才能在本世紀中期達到零排放狀態升幅,只有這麼做才能將氣溫升幅控制在攝氏2度以下。」

現在還有機會,雖然要從4℃的毀滅之路轉向勢必耗費龐大努力,為了保護我們賴以為生的地球,總不能兩手一攤什麼都不做。


2018/8/12

乾旱太嚴重!袋鼠爭搶牧草吃 澳洲政府:取消射殺限制

2018-08-09
新聞來源:ETtoday新聞雲 https://www.ettoday.net/news/20180809/1231122.htm#ixzz5NwTtczlI


▲▼澳洲,乾旱,牲口,袋鼠,新南威爾斯州(圖/路透)

▲澳洲乾旱,動物沒有牧草能吃,只能靠人工餵養。(圖/路透社)


國際中心/綜合報導

澳洲人口數最多的新南威爾斯州在8日宣布,全境進入50多年來最乾旱的時期,面對如此緊急的情況,政府也下達非常措施,取消射殺袋鼠數量的限制,以防止牠們跟牲口搶食牧草。

根據外媒報導,新南威爾斯州州政府表示,超過80萬平方公里(309,000平方英里)的地方已經處於乾旱狀態,是從1965年來最嚴重的一次,還造成當地水庫乾涸、農作物歉收。

根據預測,澳洲這場乾旱在短時間內無法緩解,將繼續持續約3個月的時間,當地農民必須決定,是要以高昂價格的飼料繼續餵養牲口,或是將其出售,儘管政府已投訴約4.3億美金(約台幣130億)的金額進行相關補助,不過這些錢遠遠不及農民的損失。澳洲初級產業部長布萊爾(Niall Blair)表示,澳洲農民正在經歷有史以來最乾旱的冬天,大家都希望能盡快降雨,解決旱象。


▼澳洲乾旱情形嚴重。(圖/路透社)
▲▼澳洲,乾旱,牲口,袋鼠,新南威爾斯州(圖/路透)


當地政府也在近日取消射殺袋鼠數量的限制,農民在射殺袋鼠時暫時不需要預先申請,因為許多農民帶畜養的牲畜外出找草吃時,發現袋鼠也來了,並且把草都吃光了,布萊爾稱,若是放任這樣的情況繼續發生,很有可能會出現成千上萬的袋鼠挨餓跟受苦,最終導致重大的動物危機。

不過澳洲袋鼠產業協會(Kangaroo Industries Association of Australia)的總裁雷(Ray Borda)對此則提出擔憂,他認為這種作法會影響動物的動物福利,雖然我們了解農民的困境,但這樣的動作對袋鼠來說是最壞的結果;政府應該可以請專業的射擊手,以更人性化的方式減少袋鼠的數量。

澳洲環境與能源部表示,澳洲南部地區在4月到10月的時候,都會出現「嚴重乾旱」,而從1996年到2015年之間,澳洲東南部的雨量相較於1900年,下降了11%;由於氣候變化,澳洲的乾旱有可能越來越嚴重,目前乾旱區域已經覆蓋新南威爾斯州,而鄰近的昆士蘭州有超過一半的地方也處於乾旱狀態。

2017出生人口公布 中國陷低生育率危機

2018-01-19
新聞來源:大紀元 http://www.epochtimes.com/b5/18/1/18/n10069685.htm

【大紀元2018年01月19日訊】(大紀元記者李新安報導)日前,中國公布了2017年的出生人口數,遠低於國家衛計委的預測。有專家指出,生育政策的逆轉,不能阻止生育率的節節下滑,中國已陷入低生育率危機。

1月18日,中共國家統計局公布,2017年全年出生人口1723萬人,人口出生率為12.43‰。與2016年相比有所下降。數據顯示,中國2016年全國出生人口數量為1789萬人,人口出生率為12.95‰。

官方承認,當前,民眾生育意願和生育行為受經濟社會因素影響明顯。民眾不打算再生育的原因主要是養育成本高、托育服務短缺、女性職業發展壓力大等等。

財新網報導,「全面二孩」政策實施兩年來,出生人口均未超過1800萬,低於衛計委針對2017-2021年全國出生人口數的預測。相關「人口變動測算研究」數據顯示,衛計委2017年對實施「全面二孩」政策後的最低預測是2023.2萬,中預測是2109.9萬,高預測是2195.1萬。

從2014年的「單獨二孩」到2016年的「全面二孩」,中共不斷調整人口政策,中止了強制執行了30多年的所謂的「獨生子女」政策。但是不斷受到冷遇。

陸媒此前報導,中共衛計委官員楊文莊指,近年來,大中城市高房價等的經濟壓力越來越影響許多家庭的生育決策。城市生活壓力大,而農村也生不起二胎,「村裡家境一般的,現在結婚都成問題……」

中共二胎政策放開後,各地官方甚至出現生育指標。湖北宜昌被曝2016年9月多個部門聯合發出紅頭文件,要求當地市直機關事業單位的中共黨員、共青團成員,都要響應生二胎政策。

攜程集團董事長梁建章與中國與全球化智庫(CCG)特邀高級研究員黃文政曾撰文預測,「全面二孩」難破中國低生育困境。2017年高峰後,生育旺盛期女性劇減和低生育率慣性的雙重作用,將導致出生人口出現斷崖式下跌。

文章稱,只要生育率低於更替水平以上,人口萎縮將一直持續下去;從全球比較來看,中國未來的人口萎縮更是觸目驚心。過去200年來,中國占世界人口比例總體上一直在下降,雖然目前還有18.9%,但每年新生兒卻占不到世界的12%。

文章指出,中國人口的真正困境是低迷的生育意願,這已被各種調查所印實。

文章表示,其它國家在生育政策逆轉後,強力鼓勵生育也未能阻止生育率的節節下滑。中國的低生育率危機更加嚴重。中國低生育率已極難逆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