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介紹

2016/4/27

【俄羅斯及國協】車諾比核災30年 烏克蘭人痛心憶慘劇

2016-04-26
新聞來源:大紀元



 (大紀元記者韓婕綜合報導)1986年4月26日凌晨,在當時的蘇聯烏克蘭核電廠4號核反應爐爆炸(威力相當於500顆投放在日本的原子彈)致大量放射性物質溢出,造成至今世界上最嚴重的核事故。事故導致31人當場死亡,上萬人由於放射性物質遠期影響而致命或重病,至今仍有被放射線影響而導致畸形胎兒的出生。在切爾諾貝利(Chernobyl)核事故30周年之際,這裡的輻射量至今仍高,但科學家發現這裡已成動植物的天堂。

據《英國電訊報》(The Telegraph)報導,索爾福德大學自然學家(Salford University naturalist)伍德博士探討這個世界上最嚴重的核災對大自然的傷害比對人類的傷害少。

核輻射至今仍影響著人類

當年外泄的輻射塵隨著大氣飄散到前蘇聯的西部地區、東歐地區、北歐的斯堪地維亞半島。烏克蘭、白俄羅斯、俄羅斯受污染最爲嚴重,由於風向的關係,據估計約有60%的放射性物質落在白俄羅斯的土地。

周邊地區至今仍然籠罩在輻射陰影之下,大多數兒童都發生了變異,患有先天性疾病的數量顯著上升。小童癌症個案去年更新增20%,尤其是甲狀腺癌患者遠遠高出其它國家的同年齡組別。

切爾諾貝利爆炸的毒素擴散到歐洲,致死無數個數以千計的癌症和其它與輻射有關疾病者,在白俄羅斯、俄羅斯和烏克蘭並繼續導致出生嬰兒缺陷和疾病。

人類絕跡 成野生動物保謢區

1986年4月26日,在切爾諾貝利核災發生後,原定五天後開張的遊樂場,也因核災而廢棄。(視頻截圖)

1986年4月26日,在切爾諾貝利核災發生後,原定五天後開張的遊樂場,也因核災而廢棄,但樹木如今卻茂盛生長。(網絡圖片)

在事故發生十多天內,當局宣布工廠周圍30公里為禁區,超過12萬人被撤離,動植物則被遺在高輻射線下。經過30年的荒蕪,搖搖欲墜的公寓樓和普里皮亞特城(Pripyat)雜草叢生的街道成為世紀核災的印記。

然而,越來越多的自然學家認為,事故可能會產生意想不到的環境效益。

在這個1,800平方英里面積橫跨烏克蘭和白俄羅斯邊境的區域內,人類撤出後,近來已成為歐洲最大的野生動物和鳥類漫遊保護區,有許多非原生物種在此區域內被發現。

除了野豬、狼、麂鹿和鹿外,還有瀕臨滅絕的歐洲野牛和越界而來的白俄羅斯的普氏野馬(Przewalski’s Horses)在此大量繁衍。普氏野馬是至今世界上唯一的真正野馬(尚未被人類馴養過的馬種)。

在2014年年底,烏克蘭生物學家蓋斯恰克(Sergei Gashchak)率先研究切爾諾貝利的生物多樣性,他在該地發現了棕熊,棕熊雖然不是瀕危物種,但消失在這個地區已超過一個世紀。

專家:放射性一直存在於環境中

從白俄羅斯越界而來的普氏野馬(Przewalski’s Horses)在普里皮亞特核災區大量繁衍。(視頻截圖)

瑞典放射防護公司馬納斯拉森說:地球本來就具有放射性,而放射性也一直存在於環境中,因此大自然必須發展出一套修復機制,以修補放射線造成的後果。但當切爾諾貝利核事故發生的時候,大自然毫無準備,面對急劇增加的放射性,大自然出現了大範圍的災變。

拉森說,輻射會造成染色體斷裂,途徑有二:一是輻射直接影響,二是自由基切斷了DNA。大自然於是發展出一套修補染色體的機制,染色體其中一項主要的修補系統是基於染色體是由兩股幾乎相同的DNA成雙螺旋纏繞,兩股互為受損時的修補範本,分子基轉比對兩股基因,負責替換缺少的物質,只要有一條染色體遺失了,分子機轉便立即進行替換。但這種修補機制並不一定完美,一旦發生錯誤,就會發生突變。若細胞免於死亡,因此突變將持續地進行。

但在災變20年後,當一群科學家跨越隔離區,進入放射線量高於標準值數千倍的危險區域探勘重災區的生態變化時,發現生態與想像有極大的差異。

烏克蘭人塞格迦薩克是當年派遣至此地區清理放射源的人員之一,由於對該區的留戀,他20多年來一次次的進入該區探訪區內的自然環境景觀和動物狀況,使他成為動物學家和該區輻射的資深專家。

科研人員進入距切爾諾貝利2公里的森林區,林木繁荗,發現一隻身體強壯的公田鼠,雖然公田鼠體內有極高的銫137,外觀卻無任何變異,能夠存活,還能繁衍後代。

大自然的神奇能力

經過30年的荒蕪,搖搖欲墜的公寓樓和普里皮亞特城雜草叢生的街道成為世紀核災的印記。(視頻截圖)

大自然似乎以令人驚奇的方式改變了切爾諾貝利的狀況。現在有無數動物住在隔離區內,除了發現一些非原生性物種外,還發現有鳥類在封閉廢棄反應爐的石棺上築巢,那裡的放射線量是正常值的百萬倍。

除了區內的動物健康狀況良好外,生長茂盛的樹木,正以緩慢而堅定的步調吞沒了這個人類曾經居住過的廢棄城市,顯示植物的生長狀況也良好。

科學家布琳達羅傑斯表示,他們將兩組未受輻射污染的白老鼠,一組老鼠放入高度污染的紅色森林中45天,另一組老鼠放在非感染區,兩組老鼠每天接受伽瑪射線超出正常值約一千倍。科學界公認此劑量屬於微量。

科學家知道1.5戈雷的劑量足以造成DNA斷裂。這些老鼠在45天後,羅傑斯接著讓兩組老鼠接受大劑量的輻射。她使用1.5戈雷的劑量,足以造成分子斷裂,特別是染色體。這次照射的時間極短,結果在非感染區的老鼠果然出現了染色體斷裂的現象,但在紅色森林已接受過低量輻射的白老鼠,反而染色體斷裂數量明顯較低。

科學家近一步觀測後發現,DNA並未能修補基因,而是負責清除自由基的基因調節做出了修正,以一種更有效率的方式清除因高量伽瑪射產生的自由基,在自由基損害染色體之前,使其迅速消失。科學家不清楚其它動物是否也俱備了老鼠驚人的防禦機制,才會意外地健康!但也有一些動物因虛弱而默默消失。

塞格迦薩克表示,在人類撤離以前,在工業化森林裡只保留健康的樹,護林員會砍掉生病、衰老或死亡的樹,以免這些樹成為病源,影響周圍樹木的生長健康,卻使大自然的食物鏈中斷,而切斷了森林生態系統的整體性。護林員在工業森林噴灑大量化學產品,農民也在田地上灑上化肥和殺蟲劑等,令整個區域受到嚴重化學污染。

塞格迦薩克說,人類停止在切爾諾貝利這個區域活動以後,反而意外帶來正面結果,動植物與廣闊的環境脫離人類掌控後,依據自然法則生存發展,結果比人類在此區域活動時,更富有多樣性。

=========================================================
2016-04-27
新聞來源:中央通訊社

烏克蘭人26日舉行燭光祈禱會,紀念車諾比核電廠災變30週年,這場世界歷來最嚴重的核安事故導致輻射危害歐洲,並造成估計數千人喪生或命危。(共同社提供)

(中央社烏克蘭車諾比26日綜合外電報導)烏克蘭人今天舉行燭光祈禱會,紀念車諾比(Chernobyl)核電廠災變30週年,這場世界歷來最嚴重的核安事故導致輻射危害歐洲,並造成估計數千人喪生或命危。

時鐘走到凌晨1時23分時,教堂的鐘聲響起,哀悼民眾在車諾比的紀念廣場獻花。就在1986年4月26日的這個時刻,車諾比核電廠的第4號反應爐爆炸,改變了這個前蘇聯共和國一代人的命運。

退休老人烏魯帕(Maria Urupa)回憶當時的恐怖情景,表示可見輻射毒雲由電廠飄過來。她告訴法新社:「大家又哭又喊。」

至少30人當場死亡,另外恐怕還有數千人因為輻射汙染喪命。烏克蘭總統波洛申科(Petro Poroshenko)說:「這堪稱世界最重大的人禍。」

由於蘇聯當局掩蓋有關核災的大部分資訊,確實死亡人數仍然是激烈辯論的主題。

癱瘓的反應爐內仍有超過200公噸的鈾,散出的輻射波及歐洲3/4地區。外界一直擔心目前覆蓋住反應爐的老舊石棺若是破裂,會再出現輻射外洩,這促使全球推動資助興建新的巨型防護罩,應該可確保幾個世代的安全。

國際原子能總署(IAEA)今天藉車諾比核災30週年警告指出,切勿對核能安全過於「自滿」。

車諾比核電廠災變30週年,烏克蘭總統波洛申科在車諾比核電廠的第4號反應爐前發表談話。(共同社提供)

國際原子能總署署長天野之彌發表聲明說:「車諾比事件促成全球核子安全合作向前躍進一大步。」 日本2011年發生福島核災後,又有進一步改善。但兩起事件的「重大教訓」是,「永遠不能把安全視為理所當然」。

不過,波洛申科表示,烏克蘭還在設法斷絕對前宗主國俄羅斯所提供能源的依賴,將無法停止使用核能。他也警告,俄國支持烏克蘭東部的親俄叛亂勢力,恐將使得車諾比慘劇重演,因為烏克蘭的最大核電廠就在戰區邊緣。

車諾比電廠的核反應爐爆炸後,燃燒了10天,這起災難震驚世界,但本地人當時只能透過謠言和遭到干擾的西方廣播對此事略知一二。

蘇聯共黨當局當時恪遵傳統,透過封鎖消息或散播謊言,不讓外界得知這起慘劇,因為這可能玷汙這個冷戰時代超級強國的形象。

直到4月28日瑞典偵測到境內輻射量異常升高,國際才開始懷疑出事。

當局當時費了一天半時間,撤離附近城鎮普里雅特(Pripyat)的4萬8000居民。當年共由電廠周圍30公里的禁區遷走11萬6000人。

當時當局出動約60萬名所謂「清理人員」,協助撲滅電廠內有毒的火焰,以及清理周圍地區。他們大都是緊急救護人員和國營事業員工,而且幾乎沒有任何防護裝備。

聯合國2005年發布報告估計,最終可能有「多達4000人」會送命,死於烏克蘭以及鄰國俄羅斯和白俄羅斯境內看不見的毒素。但環保團體綠色和平組織(Greenpeace)次年提出不同估計,認為已有10萬人因這起核災喪生。

由於擔心車諾比受損反應爐上當年倉促興建的石棺會破裂,超過40個國家集資24億美元,在2010年開始打造新的鋼鐵防護罩,總重量達2萬5000公噸,是巴黎地標艾菲爾鐵塔(Eiffel Tower)的三倍,龐大的拱門結構長度和寬度足以蓋住巴黎的聖母院教堂(Notre-DameCathedral)。1050427


2016/4/23

【中國】山東青島 「一帶一路」重要樞紐


2016-04-22
新聞來源:聯合線上企劃 青島傳真


在「一帶一路」相關規劃中,青島被定位為「新亞歐大陸橋經濟走廊主要節點城市」。 圖/青島傳真


大陸東部沿海城市青島,具有融入「一帶一路」得天獨厚的優勢和條件。從區位優勢看,青島是沿黃河流域最大的出海口,向西可經新亞歐大陸橋連接大陸中西部地區和中亞五國,向東可通達東北亞地區,青島港連接著全球18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700多個港口,是聯通「一帶一路」的重要港口樞紐。

青島與「一帶一路」有著悠久的歷史淵源。1600多年前,東晉高僧法顯,經陸上絲綢之路,赴古印度尋求真經,10年後沿海上絲綢之路,最終北上登陸青島,歸國後寫成《佛國記》,留下了關於絲綢之路的珍貴歷史印記。西元623年,唐朝在青島膠州灣北岸設立板橋鎮,開啟了北方海上貿易的大門,「海上絲綢之路」北線從這裏起航;宋朝在此設置了北方唯一具有海關職能的「市舶司」,板橋鎮發展成為五大通商口岸之一。19世紀70年代,德國地理學家李希霍芬在寫成的《中國》一書中,首次提出了「絲綢之路」的表述,並指出青島膠州灣「是進入整個中國市場的一扇門戶」。

青島作為大陸「一帶一路」戰略的「節點」、「支點」城市,主動擔起城市應盡之責,全面融入到「一帶一路」建設中,搶抓機遇、積極作為,著力打造「一帶一路」綜合樞紐城市,力爭在「一帶一路」建設中走在前列。

從先發優勢看,在「一帶一路」相關規劃中,被定位為「新亞歐大陸橋經濟走廊主要節點城市」和「海上合作戰略支點」。青島市制定了實施「一帶一路」戰略經貿合作行動計畫,堅持「走出去」與「引進來」相結合、強化提升「走出去」引領作用,不斷深化與沿線國家的雙向投資貿易合作。


4月青島迎來櫻花季,「最美櫻花小路三明南路」櫻花綻放如詩如畫。 圖/青島傳真


在推進上發力。青島市成立了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工作領導小組,下設8個專項推進組,定期召開領導小組會議,加強對「一帶一路」戰略實施有關重大政策、重大問題、重大專案的組織協調。制發了《落實「一帶一路」戰略規劃總體實施方案》,明確了目標任務、重點領域和保障措施,每年出臺工作計畫,形成有效工作指導。建立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實施督查機制,確保各項部署任務落到實處。

在行動上加力。以「通商青島新絲路、經濟合作新夥伴」為主題,開展雙向投資促進活動,為「走出去」、「引進來」搭建橋樑和紐帶。搭建對外合作平臺,放眼全球佈局工商中心,建設青島與海外互相交流、貿易促進和經濟合作的視窗,已經成立了新加坡工商中心、韓國工商中心,德國工商中心和美國工商中心也正在緊鑼密鼓籌備中。

在謀劃上用力。「一帶一路」實施是一個嶄新課題,為加強工作研究,青島組建了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專家諮詢委員會,邀請大陸國家發改委、外交部、商務部等大陸國家部委研究機構的專家參加,為青島實施「一帶一路」建言獻策。會同中國海洋大學籌建青島市「一帶一路」研究院,著力打造大陸領先的合作交流平臺和大陸國家「一帶一路」戰略的重要智庫。




世界地球日 171國簽了歷史性巴黎氣候協定

2016-04-23 
新聞來源:聯合報 編譯陳韻涵/報導


美國國務卿凱瑞(John Kerry)抱著孫女在聯合國總部簽署去年底在法國通過的「巴黎氣候變化協定」。 美聯社

來自一百七十一國的領袖與代表廿二日在世界地球日當天齊聚紐約聯合國總部,簽署去年底在法國通過的「巴黎氣候變化協定」,出席簽署國家之多打破一九八二年「海洋法公約」簽署首日的一百一十九國紀錄。

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在開幕式上欣慰表示:「我們正在締造歷史」;同時指出:「我們在和時間賽跑」,因為氣候暖化、冰山流失與大氣中二氧化碳的濃度,頻頻破紀錄。



李奧納多狄卡皮歐應邀到「巴黎協定」聯合國簽署儀式致詞。 法新社


應邀致詞的奧斯卡新科影帝李奧納多狄卡皮歐則說:「全世界都在看,後代對各位是褒是貶取決於能否履行承諾。我們今天可以大肆慶祝,如果回國後沒有行動落實,一切都白搭。」

「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近兩百個締約方去年十二月十二日在巴黎氣候峰會中,就氣候變化及減碳等議題達成共識,一致通過「巴黎協議」,這是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下繼「京都議定書」後第二份有法律約束力的氣候協議。

巴黎氣候變化協定只有一份正本,內文以聯合國六種官方語文呈現。巴黎氣候峰會東道主法國是第一個簽署的國家,之後各國依國名英文字母順序簽署。各國簽署「巴黎協定」是生效的第一步,之後必須獲得二氧化碳排放量至少占全球百分之五十五的五十五個締約方批准,始可在卅天後生效。

碳排放量合計占全球總量近四成的美國與中國,今年三月發表「中美元首氣候變化聯合聲明」,宣布兩國將於四月廿二日簽署「巴黎協定」。中國氣候變化事務特別代表解振華表示,將在九月杭州G20峰會前使其生效。法國總統歐蘭德表示,將建請國會在今夏批准。

然而,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教授史德曼說:「即使各國全力落實巴黎協定,也很難達到不超過攝氏兩度的目標。」史德曼與同事在美國氣候模擬組織「氣候互動」所做分析顯示,按照各國目前承諾的減排量,地球將升溫攝氏三點五度。歐盟智庫組成的「氣候行動追蹤」則預測氣溫將上升攝氏二點七度。


【經濟日報/編譯黃智勤/綜合外電】


各國溫室氣體排放占比變動 圖/經濟日報提供


全球逾170國代表在22日「世界地球日」當天,於聯合國總部簽署巴黎氣候協定,將以空前規模攜手降低汙染、抑制全球暖化腳步,象徵全球在對抗全球暖化達成重要里程碑。但觀察家指出,這項協定的目標面臨嚴峻挑戰,第一個考驗就是交由各國國會批准。

171國都在紐約簽署巴黎氣候協定,寫下最多國家同日簽署協議的紀錄,美國、中國及印度等國均參與。各國去年12月在巴黎締結氣候協定,同意自發減少排放溫室氣體,希望本世紀內把全球氣溫自工業革命以來的增幅控制在攝氏二度以內。

巴黎氣候協定的涵蓋範圍比之前的所有氣候協定都還廣泛,且適用於所有簽署國。為達目標,各國須在發電、車輛燃料與營運工廠方面進行大幅變革,朝以再生能源取代煤炭、石油與天然氣的方向邁進。彭博新能源財經(BNEF)估計,同意簽署協定的國家未來25年將支出12.1兆美元。

全球兩大排碳國中國與美國都制定遠大的減排目標。中國希望讓溫室氣體排放量在2030年達到高峰,美國承諾2025年前將排放量較2005年的水平削減至少26%。

然而巴黎氣候協定之後將面臨嚴峻考驗。各國國會須在明年4月21日期限前批准巴黎協定,而美國的批准將不可或缺。美國總統歐巴馬預料將以行政協定的方式通過,但若共和黨籍總統候選人成功進入白宮,可能撤回協定,使這項協定添變數。

長期挑戰而言,科學家估計,即使各國都達成目標,全球氣溫未來幾十年仍將繼續上升。今年第1季全球均溫以史上最大差距打破高溫紀錄,大量北極與格陵蘭的冰帽融解。

2016/4/20

凍產協商破局的下一步...全球油市聚焦這5點

2016-04-19
新聞來源:時報資訊

【時報-台北電】全球矚目的產油大國杜哈凍產協商會議,因沙烏地阿拉伯與宿敵伊朗各有盤算而宣告破裂,倫敦金融時報報導,接下來油市走向將聚焦於5大觀察重點。

  1.油價短線支撐:

  自2月中沙國、俄羅斯與卡達等國釋出有意進行凍產計畫協商以來,國際油價從底部反彈迄今已飆漲逾4成,花旗上周五已先發布研究報告,警告凍產協商若破局將導致油價重挫。

  法國儲蓄銀行分析師預測,由於凍產協商破裂,油價短線將出現修正走勢,紐約輕甜原油可能下探30美元。

  2.沙國立場何以由軟轉硬:

  由石油部長納米領導的協商代表團據說原本傾向支持即便沒有伊朗參與的凍產協議,但在政府高層地緣政治因素的堅持下,立場突然轉硬,進而在沙、伊政治角力對抗下宣告破局。

  沙國副王儲沙爾曼(Mohammed bin Salman)上周公開宣稱,伊朗若不同意凍產,沙烏地阿拉伯也不會簽字。哥倫比亞大學全球能源政策中心專家包多夫(Jason Bordoff)表示,凍產協商破裂代表在地緣政治因素考量下,沙國不願對伊朗有絲毫的讓步空間。

  3.OPEC的立場:

  儘管周日的協商並非OPEC正式會議,但協商破裂凸顯該一石油輸出大國組織內部意見分歧,尤其是伊朗在遭受制裁多年後亟欲搶回市占率,這也讓OPEC的威信與影響力備受質疑。

  4.全球油市供需:

  供給方面,國際能源總署預估,今年非OPEC產油國的原油日產量將減少70萬桶,但伊朗持續增產,日產量估計會從目前的約330萬桶提高至400萬桶;需求部分,由於中國與拉美經濟走疲,今年全球原油需求成長偏弱,OPEC上周發布最新預測,指今年全球原油需求日均量將達9,418萬桶,僅較去年小增120萬桶。

  5.後續協商:

  若油價出現重挫,可能逼使產油大國趕快重回談判桌進行協商,若油價反應不是太大,則產油大國可能拖在6月的正式會議再作打算,卡達能源部長艾沙達周日表示,「由於油價走勢趨升,產油國並無就凍產立即達成協議的急迫性,將會在6月OPEC會議前持續進行協商。」(新聞來源:工商時報─林國賓╱綜合外電報導)


2016/4/19

【東北亞】【中南美洲】日本、厄瓜多接連發生地震

2016-04-18
新聞來源:蘋果即時

日本九州熊本14日、16日兩次強震的救援工作還在進行,接著太平洋對岸的厄瓜多在當地時間16日晚間也發生規模7.8的強震,前者已造成42人死亡,後者奪走逾230條人命。為何日本和厄瓜多頻頻發生地震?這些地震之間是否有關聯?

據新華社報導,板塊構造理論認為,地球的岩石圈是由板塊拼合而成的,好像打碎了仍連在一起的雞蛋殼,板塊邊界不穩定,板塊運動有拉扯和擠壓,造成能量釋放,形成地震和火山噴發,而地震頻傳的板塊邊界處被稱為地震帶。

作為地震多發國家,日本和厄瓜多都處在全球最主要的地震帶——環太平洋地震帶上。這個地震帶上有一連串海溝、島嶼和火山圍繞著太平洋,呈馬蹄形,集中了全世界80%以上的淺源地震、幾乎全部中源和深源地震,這個地震帶又被稱為「火環」

從板塊邊界的類型看,日本和厄瓜多爾所處的板塊邊界都屬於「匯聚邊界」。這個板塊邊界上,兩個板塊作相向擠壓運動引發強烈的地震、火山及構造變形作用。美國地質勘探局認為,日本熊本地震主要是菲律賓海板塊隱沒到歐亞大陸板塊造成的,而厄瓜多地震則是納斯卡板塊和太平洋板塊之間的相互作用,進一步造成納斯卡板塊下沉到南美洲板塊而引發強震,這兩個板塊邊界以往發生過多次強震。

中國地震臺網中心預報部主任蔣海昆指,環太平洋地震帶的強震活動緣於大洋擴張和板塊運動,但尚不能就此簡單得出全球進入「震動時段」的結論,沒有依據證明熊本地震和厄瓜多地震有直接關聯。

地震發生後,日本和厄瓜多都一度發佈海嘯警報。對此,美國地質勘探局地球物理學家卡魯索解釋,簡單來說,地震誘發海嘯這一危險連鎖反應的影響因素有三,即地震至少要在規模7以上,震央必須在海洋深處,地震必須是淺源地震。以日本為例,由於震央位在陸地,所以此次地震沒有發生海嘯的風險。

美國地質勘探局的數據顯示,全世界平均每年發生134次規模6至6.9的地震,18次規模7及7以上的地震。地質學家曾多次表示,地震風險高的地區地震頻頻,是地殼正常運動的結果,並不能表明強震的發生頻率出現全球性變化。(國際中心/綜合外電報導)


補充:

2016年4月發生的強震與其所處的地震帶 (表格來源:聯合報)






2016/4/17

細說國土分區眉角:地政學者戴秀雄15個問答解析《國土計畫法》的過去與未來

2016-03-19
新聞來源:環境資訊中心、The  News Lens關鍵評論 文:陳文姿

2015年《國土計畫法》(簡稱國土法),終於在立法院通過。作為國家山林永續發展的最高指導原則,《國土法》是否是一切土地爭議的解答?《國土法》是從《區域計畫法》演進而來,能否突破舊法的窠臼,朝著理想前進?

國土治理相關法案簡介
國土管理是中央與地方層層負責的概念。《國土法》通過後,中央須公告實施「全國國土計畫」,之後,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再依此原則公告「直轄市、縣(市)國土計畫」(以下簡稱縣市國土計畫)與國土功能分區。《國土法》通過以前,國土治理分為三類:都市土地由《都市計畫法》管理;非都市土地由《區域計畫法》管理;國家公園則由《國家公園法》管理。

《國土法》雖然是從《區域計畫法》演進而來,但未來所有土地都會納入《國土法》之下統籌計畫,《國土法》將成上位法。全國土地劃為12種分區,依據不同分區而有不同的使用利用跟管理規則。

【從過去缺失看國土法未來】

為讓民眾更深入了解國土法,本報特地邀請政大地政系助理教授戴秀雄,從《國土法》法規本質的限制、歷史發展的脈絡、人為執行的問題、看解讀《國土法》的未來。

Q1:《國土法》如何管制全國土地的使用,能管制個別土地嗎?

戴:「全國國土計畫」是站在最高的角度,綜觀國土的整體分配,所訂下的大方向,大策略,各縣市再依「全國國土計畫」訂下的原則去訂定「縣市國土計畫」並決定土地功能分區的配置。

舉例來說:「全國國土計畫」考量全國糧食安全,訂下國家應保有的最少農地總量後,會要求地方維持農地基本面積。至於哪塊地應劃為農業發展區,則屬地方政府的權責。「全國國土計畫」本身並不直接管制個別土地。

土地一旦被劃入不同的分區,土地利用的管制就會隨之不同。例如農業發展區上就不能蓋工廠,而國土保育區上的開發也會受到限制。所以,個別土地之利用其實是落實在「縣市國土計畫」跟「都市計畫」。大眾解讀《國土法》前必須先有這層認識。




國土法修改後,空間計畫系統的改變。製圖:陳文姿


Q2:《國土法》是從《區域計畫法》進展而來,而《區域計畫法》最令人詬病的就是只要分區不合需要,申請分區變更就可以開發了。《國土法》如何避免此問題?

戴:雖然《區域計畫法》中對土地分區的使用有所限制,例如農業區不得建工廠,但在這種狀況,只要申請分區變更,將農業區變更為工業區,就可以避開這些限制。導致土地管制功能喪失殆盡,區域計畫被架空而無力化。

鑒於過去《區域計畫法》所定的「開發許可」進行分區變更時,無須檢討整體區域計畫,可直接個案核准開發案的土地分區與編定。《國土法》中,改採「使用許可」。差異在於分區不能被個案變更,只要不符合分區規定,就無法通過申請。

此外,《國土法》中增加公民參與的機制,未來審議過程都要辦理公聽會、公開展覽。藉由民眾參與監督,未來《國土法》對於土地使用管制的控管力或指導力,將有明顯的提升。

Q3:過去地方政府常以新訂或擴大都市計畫不斷的擴大對土地的需求,《國土法》未來可以解決這問題嗎?

戴:《國土法》通過後,雖然「國土計畫」將取代原先的「區域計畫」,成為我國空間規畫與發展最上位的法定計畫,但其實質控管能力,恐仍受限其歷史脈絡跟既有的行政組織。

《區域計畫法》長年以來在實務上幾乎無足輕重,這要從法制發展的脈絡來看。由於人口密集聚居造成土地利用的衝突,土地規劃需求衍生,因而產生《都市計畫法》。後來,非都市的土地(都市計畫區以外土地)管理問題漸多,才開始制定《區域計畫法》。所以《都市計畫法》的誕生遠早於《區域計畫法》。

在這種脈絡下,雖然過去《區域計畫法》條文中有明定可以控管都市計畫土地,但實質上,並未真正嘗試去指導都市計畫。《國土法》對此問題已加以補強,但成效仍需觀察,畢竟問題的產生是出自行政上的執行不力,而非法律條文。

Q4:過去《區域計畫法》雖有土地分區的使用限制,但並未落實《國土法》如何解決執行面的問題?

戴:台灣許多問題都不在法律,而在執行,如現行法規能確實執行,成效將很驚人。以整頓農地上的非法工廠為例,現有法律就足以處理,但縣市官員與地方代表擔心得罪人,不敢去做,這是人為問題。

《國土法》雖可提供國土永續發展基金,可供地方政府強迫將非法工廠遷出農業區,但地方是否執行,仍待觀察。事實上,問題也不僅止於地方,中央政府過去也常以重大建設或經濟發展為由,架空區域計畫。

例如,當初規劃國光石化時,經濟部就不曾從國土規劃的角度去檢討其計畫;而農發條例第18條更開下惡例,打破土地使用管制,允許不應有建築物的農業用地上興建農舍。

過去《區域計畫法》管不住政府部會的部門計劃(例如水庫、道路、工業區),現在《國土法》中則規定,興辦一定規模的部門計畫都應遵循國土計畫的指導。如能確實做到這一點,《國土法》才會真的不一樣。

【公民力量決定國土未來】

無論是因規劃帶來的開發限制,或是不當規劃下產生的各種災害,公民都首當其衝。公民該如何看待土地規劃?又如何發揮公民力量?




公民是國土不當規劃的第一線受害者,也扮演監督者的角色。圖為全國區域計畫修正案公聽會南部場。圖片來源:本報資料照


Q5:《國土法》通過後,不宜開發的地區勢必有所限制,個人的財產權是否因此受到影響?

戴:國土規劃天生就是人民土地與財產權的天敵。只要做規劃,就會伴隨一定的限制。

以產權的角度,土地使用都是產權擁有者的個人自由。但是當每個人要求高度的自由發展,就會產生矛盾與衝突。並非每個人都能站在互利的角度或是公共整體的高度思考,因此才賦予政府權力去做合理的空間規劃。

政府規劃需考量民眾的居住權、生存環境與社會經濟等因素。如果有不合理限制,政府不能強迫民眾買單;但若是合理限制,民眾也要調整心態。不能因為地價跌了,就要求政府賠償。

至於高度危險地區,為防止天然災害傷及民眾生命,政府就應補償民眾搬遷損失。但從另一個角度看,如果真是高危險地區,民眾也不應等政府補償才搬遷。

Q6:國土沒有規劃時,民眾感慨國家缺乏《國土法》來保護山林與人民生命財產安全;但有了規劃後,民眾又抱怨層層法規,效率低落,限制過多。這樣的兩難該如何看待?

戴:效率跟控管,是一種平衡遊戲,端看重點要放在那邊。最終結果,將取決於社會的價值觀。

整體而言,台灣人重商、重效率、重經濟發展。在台灣,超過二至三年的政府計畫就會被認為是效率低落。但是在德國,土地重劃動輒耗時十幾年都是常見的現象。

開發所造成的影響是長久且廣泛的,從廢棄物處理、生態保護、能源計畫、到社會人文都要納入全面評估,台灣卻在一兩年內就要完成生態跟棲地調查,我們是不是太過急切了?

Q7:傳統上,雲嘉南地區是全國糧倉,工業區則多在中南部。這樣的區塊規劃常引發不滿,《國土法》如何協調這類問題?



戴:這樣的規劃確實有不公平之處。例如:要求某縣市作為全國糧倉,則必須壓抑該縣二級產業發展,其工商業收入勢必較低而愈顯弱勢。

《國土法》在這方面能做的非常有限。以全國農地面積為例,可能的做法是要求各縣市符合最低基本值的農業土地面積,地方政府是否願意額外增加,則由地方自行決定。如果政府對地方政府有特殊要求,就必須解釋其必要性及公益性。

我們無法規定某些縣市不得再設立工廠,但是,當某地區增加工廠,另一地區相對就要減少,而不是全面性增加。《國土法》就是扮演溝通與協調的腳色。

至於誰該增加工廠或誰該增加農地,中央應釋出善意,提供有相對的補貼或補償,至少要讓地方甘願。國際間也不乏類似案例,例如,一味要求熱帶雨林國家不得砍雨林,卻罔顧該國人民發展需求,也不給補償,難怪被說是環境帝國主義。

Q8:水庫、電廠、工廠、甚至保護區,這些設施常遭地方民眾反對,該怎麼看待這些規劃?

戴:從國家整體空間發展來看,環境是極為重要的元素,卻非絕對唯一優先考量,必須與其他元素相互權衡取捨。我們或許不歡迎工廠、反對水庫興建,卻不可能在法規或計畫裡全面禁止。

至於一個設施在特定地點是否合適,須先將考量因素具體呈現,才能精確評估與討論,原理與環保署所進行的環境影響評估(環評)是相通的。

我很期望《國土法》能引入「迴避原則」跟「生態補償原則」,即政府應先證明這些建設在該地點有其不可迴避性。無法避免時則當全力減輕傷害,並藉生態補償的觀念,用另一塊地來彌補造成的生態環境損失。可惜的是,《國土法》並沒有從《濕地法》中完整承襲這兩項機制。

Q9:國土規劃是站在國家高度思考做的整體規劃,民眾也能參與甚至影響國土規劃嗎?

戴:《國土法》是站在全國角度思考,原理是上至下的規劃,但實際分區、落實管制兩項權責都落在縣市政府。而民眾最清楚地方需求,所以,唯有民眾參與,國土規劃才能務實。

《國土法》雖已通過,但未來還有一連串施行細則、認定標準、劃定辦法尚未公布;全國國土計畫、縣市國土計畫等也還在規劃中。未來這些法案與計畫都必須辦理公開展覽、公聽會。民眾只要有意見,都可以表達,而政府也須予以回應。

台灣公民很少注意這類訊息,但這些都是切身權益,不去關切,就是放棄權益。這是公民應要培養的習慣。

Q10:請問您對這部《國土法》的觀察——它足以確保我們有更完整的國土規劃嗎?

戴:雖然《國土法》已討論多年,但這次立法其實是在倉促中通過,其中仍包含不少需要時間討論的問題。至於依據《國土法》能否訂得出擲地有聲、深具說服力的國土規劃,這是規劃實務的問題,目前無法憑空揣測,畢竟「計畫法」和「計畫」是兩回事。

從執行面來看,法律條文必須能防堵弊端,但法律卻不是萬能的。「徒法不足以自行」,政府是否切實執行?民眾是否想辦法鑽漏洞取巧?這都影響法律執行的成效。

就法律制定技巧而論,德國法律在類似法領域裡並沒有比台灣的法規更嚴格、更細密,成效卻勝過台灣,其中的差異就在公民對環境認知素養,民眾自發性遵循的結果。這一點或許可以提供大家想一想。

【細說國土分區眉角】

農地上長工廠,農地變都市,劃設保護區,難解的問題會在分區劃設後,就此解決嗎?而分區劃分,必然成為《國土法》能否真正落實土地管制的關鍵,也是未來各界角逐的戰場。

國土功能分區簡介

「分區」概念在土地規劃裡並不新,例如工業區、特定農業區、風景區等。然而過往分區變更太浮濫,只要變更分區,即可開發,以致分區未能配合計畫而失去實質意義。《國土法》施行後,將依規劃重新劃設分區,並嚴格限制分區變更。

《國土法》四大分區為:國土保育地區、海洋資源地區、農業發展地區及城鄉發展地區(以下簡稱國土保育區、海洋地區、農業地區、城鄉地區),每個分區下有三個類別。全國土地未來都將依特性與規劃,分成12種類型進行控管。


國土法的四大功能分區。圖片來源:內政部


Q11:舊分區方式為何達不到管制成效,新分區方法可改變弊端嗎?差異在哪?

戴:1974年《區域計畫法》通過後,政府開始針對非都市土地進行分區與編定,當時還未進行真正規劃。而所謂編訂,也僅紀錄當時土地使用現況。例如,進行農作的土地就編為農牧用地,已蓋工廠的就是工業用地,這種方式只是記錄土地自然演進中呈現的狀況,而非土地規劃。

再者,分區只能藉由限制個別土地變更編定種類來控管土地利用。所謂分區管制,實質上幾乎全無功能。2000年增訂《區域計畫法》第15之1條以後條文,個別開發案除了可變更編定程序外,毋須連動檢討區域計畫便能以「開發許可」變更分區,使得分區管制形同虛設。

《國土法》四大功能分區則是依據空間功能需求來規劃。例如,全國糧食生產需求多少?需要多少農地(面積)?各縣市在擬定地方國土計畫時就必須評估、劃出最基本的「農業地區」;劃設「城鄉地區」時,也須評估未來人口趨勢,需要多少居住區域,不可任意以新訂或擴大都市計畫來增加。

Q12:因人口變動、經濟趨勢,產生實際分區變更需求時,將如何進行?

戴:《國土法》規定,不同分區間的變更只能透過變更國土計畫,即五年一次的「通盤檢討」,或特定原因導致的「臨時變更中辦理」,不能化整為零、漫無節制的變更。

以都市為例,人口密集的都市屬「城鄉地區」第一類,當第一類土地不夠用時,只能動用同區的第二類,甚至第三類。但並不允許去挪用其他分區。

想將其他分區的土地,例如將農地、保育區變更為都市發展,只能在通盤檢討中提出調整分區需求。縱使決定要調整分區配置,也只能先從「農業地區」的第三類挪出,分區第一類基本上必須保留。



國土法的四大功能分區的分區變更。資料來源:內政部;製圖:陳文姿


Q13:科學園區、航空城等重大開發,土地多來自農地。《國土法》可確保農地農用嗎?

戴:由於都市土地昂貴,政府在新訂工業園區或都市計畫時,多會動用便宜的農地,導致農地大量消耗,並承受極大開發壓力。

依據《國土法》,中央只能規定每個縣市必須劃定農地最低總量,而劃設分區的任務落在直轄市、縣(市)的國土計畫(簡稱縣市國土計畫)上。因此未來地方政府如何具體劃設、配置城鄉發展區和農業發展區就成了關鍵,這也是未來的主戰場及必須密切觀察處。

以航空城為例,航空城四周雖有不少農業區,但劃設時若被劃入「城鄉地區」,未來開發阻力就會很小。當然,即便是劃為「農業地區」,國土計畫通盤檢討時仍可能變更為「城鄉地區」,但程序會更耗時、複雜。往後,不會讓「農業地區」隨時被個案變更為高強度開發利用區。

因此,《國土法》下的土地分區穩定性會比現行法高,而第一次發布實施縣市國土計畫時的各分區的初始配置,將會非常重要。

Q14:經濟部「輔導未登記工廠合法經營方案」劃定了186個「特區」,輔導非法工廠就地合法。這類「農地上的特區」該設定何種分區?

戴:嚴格來說,這類特區未來會被劃入「農業地區」第三類,還是「城鄉地區」尚不可知,這是規劃實務問題,目前不好揣測。

有一種想法是,在農地總量門檻下,被污染的農地乾脆劃入「城鄉地區」,換來另一塊完整的優良農地劃入「農業地區」。這樣的概念固然不錯,但如果我們就此放棄被污染的農地,而不考慮農業環境完整性,污染農地問題將會像爛瘡一樣持續擴大,連好農田也會被破壞,這後果必須加以思考。

《國土法》雖設有國土永續發展基金,未來可供地方使用,強迫遷出非法工廠。但從法律執行面來看,現有法規就可要求工廠搬去新工業區,官員不去執行,反以「就地合法」來解決,可見問題日積月累,至今如此嚴重,其實是人謀不臧。

光靠《國土法》單一法規之力,無法讓政府執法決心振衰起敝,因為這不是法規問題是執行問題。

Q15: 《國土法》中的「特定區域」分類,與其他12種分區有何不同?

戴:「特定區域」不同於四大功能分區,是在四大功能分區上另外疊上去,從目前狀況看來,原住民土地、都會區、河川流域都可能劃為特定區。

舉例來說,一條河的流域可能橫跨「國土保育區」、「農業地區」、「城鄉地區」,如果要對特定流域的特殊事項進行規範,例如水質保護或是洪氾區,四大功能分區的規範可能不足,那就可以運用「特定區域」的做法,建立一個計畫圖層疊上去以進行調整。

再假設,如果絕跡的雲豹身影再現,或許也可引用「特定區域」的做法,畫出特定範圍,額外壓低該地區範圍的利用與開發。

「特定區域」的規劃是計畫主管機關手裡可活用的一只活棋,可能性非常多,目前還不好評估。等都會、流域與原住民特定區區域計畫有具體內容後,才能推估特定區域的運作模式。


【東北亞】台灣東部5.4地震 與日無關 郭鎧紋:熊本強震規模 逾500年首見

2016-04-17
新聞來源:中時電子報 湯雅雯、黃菁菁/台北報導

強震在南阿蘇村引發山崩,從空中清晰可見土石從山上向下傾瀉。(美聯社)

日本九州熊本縣昨凌晨發生芮氏規模7.3強震,台灣氣象局地震中心主任郭鎧紋說,規模7.3地震相當釋放46顆廣島原子彈能量;且熊本已逾500年來沒有發生過規模6、7以上強震,屬於地震「空白帶」,推估未來恐餘震不斷。

郭鎧紋表示,此次熊本地震發生原因為菲律賓海板塊歐亞板塊擠壓造成,但熊本從西元1500年以來,都沒有發生過規模6、7以上強震,因位處地震「空白帶」,很久沒地震了,本次能量爆發,相當於46顆原子彈。換句話說,此次地震為熊本近516年來,首次出現規模7.0以上的強震。

熊本地震從14日的前震,到16日的本震,一直接連不斷的震。立命館大學歷史都市防災研究所環太平洋文明研究中心教授高橋學在《現代商業》雜誌中發文警告,熊本地震可能是南海海溝大地震的前兆。若發生巨大海溝型地震也可能危及台灣、沖繩、西日本和東日本的一部分。

對此,郭鎧紋則說,台灣和日本相隔1200公里,「太遠了!」,雖然是一樣的板塊,但熊本地強震不會誘發台灣的斷層活動,民眾不用過度恐慌。昨晚6時55分,台灣東部海域發生規模5.4有感地震,外界好奇與日本地震有沒有關聯,郭鎧紋也強調與日本無關,民眾不用擔心。

東京大學地震研究所教授古村孝志指出,「熊本地震的本震是日本國內發生的內陸活斷層地震當中,最大的一次。」熊本地震發生後,熊本縣的阿蘇地方﹑大分縣西部和中部等其他地方接連發生地震。橫貫九州東西的「別府-島原地溝帶」有許多活斷層,這些活斷層通過四國和紀伊半島連接到中央構造線斷層帶。

古村指出,14日起出現的芮氏規模6.5級地震,是發生在稱作「別府-島原地溝帶」的地區,這個地帶有許多活斷層。不過,地震活動好像已經從引發熊本地震的斷層,轉移到附近的其他斷層了。震央漸漸向東移動,斷層一動,在其延長線上的斷層也跟著動,周邊的斷層便容易引發地震。





2016/4/14

全球基改作物種植面積 首下滑

2016-04-14 
新聞來源:聯合報 編譯王麗娟/報導

基因改造技術一九九六年廣泛商業化後,全球農民使用的基改作物其後逐年激增,但此情此景已不復見。紐約時報報導,根據追蹤生物技術種籽種植的非營利組織「農業生物技術應用推廣協會」,全球基改作物種植面積二○一五年首見下降。

協會報告指出,二○一五年基改作物種植面積較二○一四年減少百分之一,從二○一四年的四億四千八百五十萬英畝,減至四億四千四百萬英畝,原因應是商品價格下滑,農民因此減少種植玉米、大豆、油菜,無論基改或非基改作物都見減少。

事實上,過去數年的統計數字已說明,基改作物的現行市場已接近飽和。全球四分之三的生技作物是由美國、巴西、阿根廷三國種植,其中又以玉米、大豆、棉花、油菜籽四種作物占生技使用的最大宗,這四種作物九成以上由這三國種植,其他主要基改作物種植國如加拿大、印度、大陸,可擴張的空間也極小。

一九九六年基改作物商業化後,全球種植面積逐年增加,許多年還以兩位數成長,但過去二至三年成長開始減緩。支持生技作物瓦吉丁斯說,逐年小幅下降是市場飽和跡象。

引進新特質和新種作物的努力,遲遲無法見到成果。二○一四年底至今,美國僅通過兩項較為人注意的新基改作物,一是切片後不會變色的蘋果,二是油炸後較不易產生致癌物的馬鈴薯。但因活躍人士反對,像麥當勞、溫蒂漢堡、嘉寶等連鎖店均說目前仍不打算使用這兩項基改食物。



2016/4/8

【中國】香港金管局籌設基建辦 招一帶一路商機

2016-04-05
新聞來源:SINA 新浪香港

【星島日報報導】香港政府為免一帶一路的龐大商機流失,已主動出擊,授命金管局成立基建融資促進辦公室(基建辦)。據了解,金管局正從速籌辦,冀最快七、八月能成立基建辦,並以此平台作為媒人俱樂部,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基礎建設項目的融資機遇引入香港,從而進一步鞏固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

據了解,基建辦由金管局轄下的市場發展部負責籌備,藉此創造平台,為銀行、私募基金、資產管公司等資金供應方、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代表、專業人士包括律師和會計師,以及內地企業融資方,提供一個聚腳點,以一個俱樂部形式,讓有興趣參與者透過平台交流資訊和經驗,從中探討合作機會,舉例有關國家可藉平台介紹當地的發展機遇,並認識潛在的合作夥伴。
廣告

有關方面透露,基建辦未來將會定期舉行一些大型活動,例如研討會,亦會不時舉辦多項小型活動,令平台可持續性發展,而香港主要通過平台扮演媒人的角色,預料基建辦未來數月將有首場的活動,屆時會邀請八至十個國家代表出席。

基建辦目前正在籌備中,據指,料基建辦最快可望於七、八月成立,屆時或有大型開幕儀式。

金管局發言人接受本報查詢時重申,該局正在開展成立基建辦的籌備工作,並計畫在六個月內正式成立基建辦。

市場人士指,香港乃國際金融中心,在融資及投資方面均具優勢,而且香港為亞太區主要的資產管理中心,在在需要尋求投資機會,因此成立基建辦將有利香港吸引一帶一路商機流入香港,既可發揮香港的優勢,亦可滿足實際的投資需要

經濟學者關焯照認為,基建辦可提供一個平台予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及投資者就基建融資或投資機會作初步談判、交流,屬有效發掘商機的方法,而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不論在資金池、法制、銀行體系、債務或股本融資方面,均具先天優勢,一旦能將一帶一路的基建融資機遇引入香港,自然會應用到本港的金融服務,香港便可發揮金融中心的角色。他認為成立基建辦「等於(香港)主動出擊,好過等運到」,同時建立一個中央平台,勝過在各地設立實體辦公室。

澳新銀行高級經濟師楊宇霆分析,面對一帶一路的龐大機遇,香港最大的競爭對手是新加坡及內地,因該戰略由中國驅動,新加坡則在東盟(東協)有地理優勢,惟香港於債務資本市場亦有一定優勢,且不排除中國在政治考慮下,亞投行會來港發債或籌組銀團,以助香港鞏固金融中心地位

財政司司長曾俊華於二月發表財政預算案時指,已要求金管局成立基建辦,建立平台匯聚投資者、銀行和金融業界,為不同的基建項目,提供全面的金融服務。

金管局當時表示,根據亞洲開發銀行的估計,在二○一○年至二○二○年間,亞洲基建發展需要約八萬億美元,故預期一帶一路的融資及資金管理需要,將為區內金融業帶來大量的商機;又指成立基建辦已初步得到亞投行、絲路基金、亞開行等原則上的支持。


【補充】
   「一帶一路」路線圖




【中國】亞洲基礎建設投資 衝6.5兆美元


2016-04-08
新聞來源:經濟日報 編譯任中原/綜合外電

據瑞穗研究所估算,2015-20年亞洲的公路、鐵路、電廠等基礎建設投資需求達6.5兆美元,而一些人口眾多且所得提高的國家也訂定雄心勃勃的基建發展目標,希望能從亞投行等機構取得資金,企業界也摩拳擦掌以爭取各項基建合約。

南韓副總理柳一鎬樂觀表示,亞投行的成立「將促進亞洲新基建投資需求」。孟加拉財長曼南也寄望於亞投行。他表示,「我們需要更多資金來落實國家發展活動」;且不認為加入亞投行會影響孟加拉與世銀及亞銀的關係。

亞投行之外,由金磚五國投資1,000億美元成立的新開發銀行,也將於4月開始入資。

瑞穗研究所估計,亞洲2015-20年間東亞及東南亞需要的電力投資估計約占37%;另外在2030年代之前,東南亞與南亞地區的城市鐵路線長度預計將增加25%。泰國正在招標的鐵路計畫價值逾88.9億美元,印度計劃在十多個城市興建鐵路。

專家指出,亞投行、亞銀、新開發銀行及其他相關機構的融資能力還不到亞洲基建需求的5%,各國亟需尋求其他資金來源。

各國政府受限於預算,希望能以「公─民合夥(PPP)」方式推動基建。但日本住友三井銀行主管坎南指出,亞洲銀行業雖坐擁鉅資,但「問題是缺乏好的計畫」。

另外PPP模式的主要障礙包括政府與民間投資人間的談判曠日廢時,法規不夠透明,土地取得不易,而且計畫延後、甚至突然停止更是司空見慣,政局不穩也會使計畫翻盤。

銀行業也擔心匯率波動。以美元提供貸款雖能降低風險,但需政府保證能提供美元,一些財政吃緊且外匯存底有限的國家便難以承擔。